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知道,想要在重要的場合下不緊張是很難的,哪怕是優秀的國家運動員在比賽時也會難以避免地緊張,更何況小孩子呢。那么,孩子不敢上講臺說話怎么辦?
孩子不敢上講臺說話怎么辦?
1、鼓勵孩子接納緊張的情緒。
很多孩子怯場,不敢上講臺說話,父母習慣性地這樣鼓勵和安撫孩子,“別緊張,要冷靜,保持平常心,正常發揮就好。”其實,這樣鼓勵孩子“回避緊張”或“抑制緊張”的做法不但沒有可操作性,還會起反作用。孩子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緊不緊張,越是想著不緊張,內心就越緊張,導致發揮不好,結果很不理想。
2、尊重孩子,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在人前表演,認為這樣是一個鍛煉孩子膽量的好機會,但是關鍵這種鍛煉和挑戰是孩子自己選擇的,而不是家長未經孩子同意而強加給孩子的。當孩子所感受到的焦慮、恐懼超出其承受能力,當眾表演就不再是個長見識、練膽量的機會,而是很有可能變成損傷孩子自信心的負性事件。
3、多為孩子提供社交機會。
孩子的表現欲是可以激發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多多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出去進行社交活動,比如去電影院看電影、去公園散步、去參加親子活動等等,也可以允許孩子邀請小伙伴到自己的家來做客,這些能夠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和人溝通的能力,還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一來二去,孩子在面對陌生人和觀眾的時候,才更不容易怯場。
4、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孩子不敢上講臺說話,大多是因為缺乏自信,所以自信心的培養非常重要。
孩子不敢上講臺說話,如何樹立自信心?
1、不要隨意指責、批評孩子。
孩子的自信一般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環境的正向評價,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和贊美。
當孩子表現怯場時,家長要做的不是責怪、批評孩子,而是要對癥下藥地鼓勵孩子,支持孩子,這樣孩子才會逐漸變得自信、勇敢。
2、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自信的另一個方面來自孩子對自我價值和能力的認定。這種認定是他過往經驗中,一個一個小小的成功堆砌而成的。因此自信來源于對經驗的積累,而經驗需要嘗試。
所以,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小事開始,慢慢學會放手,讓孩子去自我探索,給孩子試錯的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擁抱錯誤,當孩子取得一點小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只有經歷失敗后的成功,對孩子的自信建立才更有效。
3、幫孩子設置合適的目標,積累成就感。
有時候孩子的怯場,是因為家長事前盲目制定了過高的目標所致。家長不切合實際的苛求往往造成孩子不必要的精神負擔,越怕輸就越緊張,越緊張當然就越怯場。
我們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制定與之能力相匹配的目標,讓孩子稍加努力就可以實現目標,這樣孩子就能在不斷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慢慢進步,自信心也就慢慢地建立起來,從而就有動力去挑戰更高級的目標了。
孩子怯場,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多去發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激發孩子的成就感。作為父母,最終希望的是孩子在不斷地成長中,體驗更多,變成一個自信的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