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敢說話不敢表達,可能很多家長會歸咎于孩子天生的性格問題,其實還會有很多后天養成因素。
孩子不敢說話不敢表達怎么辦
1、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有很多家長覺得要幫孩子料理好一切事情,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可以,平時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自然孩子也沒有很多與外人、陌生人溝通交流的機會,漸漸就會導致孩子變得膽小內向。
正確的做法是有意識地給孩子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在做完一件事情會增加成就感,慢慢的就會有自信,會變得更加勇敢。
2、不要過于斥責,多進行鼓勵。
很多家長對孩子要求太嚴格,只要有一點小事做不好就開始批評,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心理負擔的堆積會使孩子逐漸變得自卑,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變得膽小。
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多鼓勵孩子去說,去做,找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先進行鼓勵,不好的地方耐心幫助糾正。
3、不要過于著急,耐心傾聽。
當發現孩子有退縮行為時,不要催促,不要著急,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際的孩子比較,不要當著外人說“我這孩子就是膽小”,不可由于心急而粗暴對待,這樣會使孩子更加恐懼,更不敢表達,不敢與人接觸。
孩子嘗試表達時,耐心傾聽,需要幫助時稍微引導,更多的是讓孩子自己探索。
4、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外出機會,更多和別人交流的機會。
很多膽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帶,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經常讓孩子待在家里而很少出去。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格孤僻不愛表達。
家長平時要經常帶孩子經常去串門,如果疫情條件允許,可以多帶孩子去室外,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多提供與小朋友交往、玩耍的機會。
5、用游戲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喜歡融入到游戲的情境中,在游戲中,孩子沒有任何顧慮,會釋放自己的天性,會更愿意表達。
平時生活中多給孩子創造這樣的輕松環境,時間久了,就會慢慢養成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