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不去學校怎樣處理?當孩子說:"我不想去上學"的時候,父母的處理方式和態度很重要,這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大多數父母面對孩子說不去上學的時候,只會用強硬的態度暴力強制孩子去上學,既不給孩子任何說心事的機會,也不留任何商量的余地。這種處理方式只會讓孩子產生對上學的抵觸心理和不滿情緒,越來越厭學。
小孩不去學校怎樣處理:
第一點:接納了解孩子的厭學情緒
接納,這個點我們經常提到,因為它真的很重要。你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就不可能走進孩子的世界。孩子之所以會厭學,肯定是有其原因的。
如果,聽到孩子一說不想上學,你急得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對孩子就是一頓吼罵,孩子還敢和你說嗎?當你接納孩子厭學的情緒,你會比較平靜,冷靜的和孩子溝通,耐心詢問原因,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知道原因后,再逐步對照原因,想解決辦法。
記住,我們是為了解決這個厭學問題,而不是逞一時口快。
第二點:修正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曾經,聽一個孩子哭訴:自己考了95分,回家后被罵了。為什么被罵?因為,父母覺得他上次考了98分,如今只有95分,是退步了??墒聦嵣希@次考試要比上次難很多,班級里很多同學都沒有及格。你看,唯分數論的父母,總是對孩子過度期待,恨不能想孩子次次一百分。
孩子怎么可能不累?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期待和要求,讓他們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愿望,缺乏關注孩子成長的體驗收獲的感受。就拿這個小朋友來說,他自己對成績是滿意的,可父母的不滿,讓孩子內心充滿壓力,失去了那份努力的喜悅和付出回報的激勵。
孩子需要的是自由成長的空間,別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讓他們自己體驗和收獲成長吧。
第三點:幫助孩子化解內心的焦慮和壓力
來自學習、家庭和社會的焦慮和壓力,就是孩子心頭的幾座大山。這幾座大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逼迫著他們逃避、放棄。
家長要做的,是認同孩子的困擾,理解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化解內心的焦慮和壓力。
讓孩子在認同與呵護中,可以發展自我認同,修復自己的受挫,增強自己的韌性,也煥發對世界的渴望。
第四點、把學習這件事還給孩子
有些時候,孩子出現厭學等學習障礙,往往原因是出在家長自己身上。厭學,討厭的只是被強制學習的這個過程。任何事情,哪怕是自己本來很喜歡做的事情,如果被強制要求去做,就會本能的對這件事產生反感。
現在的孩子個性都很要強,越是家長反對和討厭的事情,他們越去做。相反,當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主動接納孩子,與孩子去溝通時,孩子的抵觸和反感會消失無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