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好好學習只是一個表現,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在學習中沒有積極的情緒體驗,這也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有的孩子聽不懂課,不會做作業,去問家長可能遭到責罵、貶低,于是不愿再問。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狀況不滿意,常常責備、嘮叨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厭煩,就把學習與不愉快的情緒聯系起來。一提學習就煩,煩家長,煩學習,煩老師,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厭學。
因此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家長要有耐心,接納孩子的現狀,給與積極的鼓勵。與孩子一起克服困難,讓孩子的學習與積極快樂的情緒建立聯系。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會愿意努力學習,激發出內在的學習動力。
一年級的孩子,不好好學習可以考慮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一年級剛剛入學,是不是孩子還不太適應上課要坐那么久,每天要寫很多作業,玩的時間變少了,孩子自然會不習慣。可以在孩子學習時多給孩子些贊揚。不要太著急。孩子慢慢適應了就好了。
2.一年級正是學習習慣剛剛開始養成的時候,可以跟孩子商定,回到家先寫作業,多長時間可以休息(一開始這個時間不要太長),寫作業快會給一些孩子喜歡的獎勵。商定之后就要盡量堅持這個約定,不要一上火自己先打破這個約定。
3.孩子會更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所以對于學習任務不要給孩子太高的要求,最好是他稍一努力就能達到的,這樣你也可以有更多機會去表揚他,獎勵他。
4.隨著孩子適應力越來越好,能力也越來越高,可以適當提高要求,慢慢減少獎勵。讓孩子自己的成就需要去推動他學習。
5.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合作,父母先商量好在給孩子做約定,不要相互拆臺。
很多家長自己覺得孩子還小,需要慢慢成長,自己就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可是在學校里,他們可能會承受更大的壓力,有時候老師會給孩子一些作業的要求,而家長首先就不重視,沒有按要求去引導幫助孩子,導致孩子到了學校,被老師批評。還有的家長從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上也沒有按照更高的標準去教導孩子去適應學校,所以在校園里,他們會各種不適應。
以上就是一個一年級家長的心路歷程,隨著孩子的成長,以后肯定還會遇到很多挑戰,所以需要我們要有非常智慧的雙眼去覺察,從而去引導孩子的健康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