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5
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家長,可能都會遇到倆孩子爭東西,而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情況,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景,肯定是有一種又愛又氣的心情。想要從根本上上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家長在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同時,教會他們互相謙讓、互助互愛。
父母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爭東西
1、當孩子爭搶東西的時候,家長不要過度介入。盡量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孩子,讓他們自己解決,這有利于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如果孩子自己化解不了,發生了更大的沖突,比如兩個孩子打起來了,那么家長可以適時介入。
2、兩個孩子在爭搶物品時,家長首先要問清楚這個東西是誰的,假如弟弟說物品是哥哥的,那么對弟弟說:“這個物品是哥哥的,請你問問哥哥是否愿意給你玩?”那么哥哥可能愿意也可能不愿意,沒有關系,尊重孩子的選擇。
那么當弟弟遭到拒絕時可能會有情緒,父母對弟弟說:“他現在還不同意給你玩,你等會兒再問問他好不好?或者你可以拿你的物品跟他交換玩。”。
此時弟弟可能會等待,也可能會想辦法找尋玩具去跟哥哥交換。孩子長此以往的這樣相處,慢慢就建立了清晰的界限,而不會出現去搶別人的東西,或者隨意拿其他孩子的東西。
01-06 閱讀全文>
與孩子坐下來,傾聽他們的解釋和原因。可能有各種原因導致孩子偷東西,如渴望得到某種物品、尋求刺激或注意力等。通過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動機和需求。
孩子偷拿東西家長該如何處理
不給孩子貼標簽
當有人告訴自己孩子偷東西的時候,應該要先去了解真相,弄清楚孩子是不是像別人說的那樣。有時候孩子玩的時候,兩個人的玩具本來說是送給對方的,但玩著玩著兩個人可能就忘了,另一個人開始說那個孩子偷了他的玩具。
教給孩子“物品所有權”的概念
孩子拿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可以對孩子說:“這個東西不是屬于你的,你的都在家里放著,這個東西有主人,是屬于別人的,你不能夠拿走。如果你想要的話,需要征求別人的同意。如果你的玩具別人給帶回了家,你會不會傷心呢?”
04-14 閱讀全文>
孩子偷錢的行為被發現作為家長肯定要嚴肅對待,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引導孩子認識并改正。這個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是什么?這是癥結所在,一定要弄清楚。然后根據偷錢的原因,制定不同的策略進行后續的行為引導。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孩子偷錢的行為,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道路。
發現孩子偷錢父母應該如何處理
父母發現孩子偷錢之后,要先問原因,或者觀察孩子是不是有其他需求,再來想怎么處理這件事情。
第一:不要打罵孩子,孩子小的時候,對是非黑白的界限不清,對人家喜歡他還是討厭他會更在乎。問清楚孩子偷的原因之后,跟孩子認真說明一下:偷錢的小孩子是大家不喜歡的。
第二:引導孩子自己說出解決方法。比如:“如果爸爸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拿了你的東西你覺得好不好?孩子回答不好,再反過來問,你在爸爸不知道的情況下拿了爸爸的東西呢等等這些問題。”孩子就會跟你說以后他要怎么做,通過引導對答的方式,孩子得到了尊重,也知道了解決方法。如果孩子一聲不吭,父母可以平靜地告訴孩子:錢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賺來的,你如果想要買你想要的東西,可以通過勞動獲得,或者跟我商量一下。不要和孩子爭論,也不要懇求孩子坦白。
第三:父母錢財放置問題:很多父母都是把錢包隨意放在桌上,或者是放在其他孩子能輕易看到的地方,甚至是零錢到處放一點,這給孩子偷錢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錢很容易拿!拿了也不容易被發現!因此,父母的錢財一定要放好,零錢也不要隨意放。
03-28 閱讀全文>
父母與家人針對孩子的性格摸索出合適的教育方式,慢慢引導和開導孩子,讓孩子慢慢的往正確的道路前進,家人對孩子要有耐心,千萬不能心急。
孩子叛逆打父母怎么辦家長該如何處理
1、樹立起家長的榜樣
子不教,父之過。父母榜樣的力量沒有樹立起來,在孩子眼里就沒有威嚴感,才會出現打父母的現象,所以,報警是給家長立威,讓孩子認識到他是社會的一份子,除了是父母的孩子,他還是公民,還要承擔法律責任,他以后才不會犯更大的錯。
2、必要時棍棒教育
可能有些人不建議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可是對于一些情況,用嚴厲的方式來立規矩或許真的有用,該溝通時要好好溝通,原則問題一定不能退讓,即便需要用“棍棒”解決,也在所不惜。畢竟,在家里他還是孩子,打也有尺度,一旦步入社會,沒有人還會讓著他,到時候吃的虧,后的悔會更大。
01-13 閱讀全文>
孩子嫌家里條件不好,總是埋怨家長,家長要培養孩子進取精神,教育孩子不要攀比,財富是自己創造的。只要努力學習,多積累知識,才能創造世界。
孩子嫌棄父母窮該如何處理
1、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年紀雖小,但已經會判斷貧富之間的差距了,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孩子糾正之前不正確的價值觀,盡管家里不富有,但一分一毫都是靠努力、勞動所換來的,這并沒有什么丟人的,無論貧富其實到最后都要靠自己,家庭不富有那就讓精神豐盈起來,價值觀正確才能真正長遠地助益人生;
2、多和孩子溝通,可以和孩子敞開來講,家里就是這樣一個情況,但是爸爸媽媽已經很努力在賺錢了,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都是富人,孩子或許是見到別人的富有才有了這樣嫌貧愛富的想法,這時家長就要注意引導,有的東西確實彌補不了,但我們可以努力補足其他方面的差距,讓孩子專注在學習、能力的培養上,不要老和別人比這些虛無的東西,只要努力就能問心無愧;
3、設置獎勵,可以給孩子設定目標,達成了目標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買一些在能力范圍內孩子又很要的東西作為獎勵,告訴孩子我們在一起進步,共同努力下孩子自然能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
孩子嫌棄父母沒本事怎么教育
08-20 閱讀全文>
十八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成年了,所以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主。有時候他們也會覺得跟家長存在代溝,所以不與父母溝通。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如何處理呢?
十八歲孩子叛逆不與父母溝通如何處理
1、要聆聽孩子的感受,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當家長遇到十八歲孩子叛逆不與家長溝通時,應該耐心聆聽孩子的感受,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這樣,孩子就會感覺自己的想法得到重視,并且更愿意和父母溝通。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會那么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2、多和孩子溝通,切忌嘮叨。平等地與孩子交流,成為他們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最煩的就是父母嘮叨,批評教育,因此父母必須真正放低姿態,不要總是限制孩子與長輩的地位。與孩子進行互動交流,作為朋友勸誡他們,能夠更容易引導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3、保持足夠的耐心。許多爸爸媽媽在與孩子交流時,總習慣于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視點看待孩子,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缺少耐心與有用的傾聽。家長要耐心的做一個傾聽者,等孩子說完了之后給予引導,而不是從中打斷孩子,強加自己的主意。
4、觀察孩子。很多時候,家長應該超脫自己的角色,用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也許就會發現,問題不一定都在孩子身上。家長一般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從前都聽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該聽自己的。因此,孩子不順從,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所以,身為父母,有時必須謙卑,放棄自己的執著,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做到遷就孩子。
06-26 閱讀全文>
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由于家長沒有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沒能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可能就會讓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其實孩子偷拿老師東西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避免讓孩子走上歧途。
孩子偷拿老師東西該如何處理
1、承擔責任,積極認錯
孩子偷拿老師的東西,就要敢于承擔責任。自己犯的錯,自己去面對。家長要讓孩子及時把東西還回去,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情,是需要承擔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時候,我們家長也要負責。
2、家長處事的態度要堅定
孩子的這種行為,嚴重違背道德正義,我們家長處理這件事情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后的行為。所以我們家長態度要堅定,明確這樣的行為很不好。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誤的嚴重性,保證以后不要犯此類錯誤。古語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家長教導孩子要從小做正確的事。
12-2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