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44
生活中,我們常常就能聽到家長對孩子的抱怨:孩子不聽話、沉迷游戲、不愛學習、上課還有搗亂現象等等,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問題與家長也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都能照映出父母的問題,那么孩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什么呢?
孩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孩子沉迷于手機,更沉溺于游戲
手機,作為這個時代發展的產物,不僅僅只是被人們用于通訊,更多的是用來浪費光陰的。很多家長,一邊禁止孩子玩手機、玩游戲,一邊自己又放縱不已。當孩子剛拿著手機的時候,家長就會一頓怒吼,可等孩子剛放下手機,他又開始若無其事的追著電視劇、刷著手機。
2、孩子膽小又怕事,遇事畏畏縮縮
當學校有比賽的時候,家長總希望孩子能夠報名,鍛煉一下自己,可孩子說什么也不敢踏出第一步;當班級選舉班委的時候,家長總希望孩子能夠積極推薦自己,可孩子連手都不敢舉一下;當面臨不懂的題目,孩子寧愿一直不會,也不愿意踏出向老師或同學請教的那一步等。
12-01 閱讀全文>
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大部分的孩子都沒有吃過什么苦。而且在家里也都是,受到父母長輩的寵愛,也有非常好的學習華景和條件,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孩子身上存在一些問題。那么現代孩子普遍存哪些問題呢?
現代孩子普遍存在哪些問題
1、以我為中心,任性,沒有責任感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孩子就成了全家人的中心,父母長輩都把孩子視為掌上之寶,一家好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就怕對孩子照顧不周。
而家長對孩子的這種寵愛,就會讓他們認為自己有特殊的家庭地位,他們在家中的行為就會非常霸道,甚至顛倒了家庭關系中的主次地位,自然而然就會使他們,形成以我為中心,任性,沒有責任感的個性特征。
2、膽小又怕事,遇事畏畏縮縮
12-06 閱讀全文>
當孩子到了十幾歲,很多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總是莫名其妙的發脾氣,當家長想要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孩子要么不愿意去做,要么就是和家長對著干,總是把人氣的不行,那么初中孩子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呢?
初中孩子存在的問題
1、自以為是
這個現象就與家庭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很多中學生由于從小受到家長的溺愛,就形成了高傲 、自私的性格,而且這種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嚴重。
很多學生在學校中,在學習上,不聽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只顧用自己的方法,當成績無法提高時,也不接受老師的意見,固執己見。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青春期叛逆心理。有的學生表現得比較嚴重,而有的學生表現則比較輕微。
2、感覺到父母的不理解
11-30 閱讀全文>
我們若能與孩子好好進行溝通,也就不會存在親子緊張的問題了,往往是家長與孩子溝通不當,就會導致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要試著去孩子進行平等溝通,做到尊重孩子的隱私,那么與孩子溝通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呢?
與孩子溝通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害怕溝通
其實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因為父母不知道該怎么和孩子溝通,就一直以被動的方式,等待孩子主動開口交流,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在不斷規避溝通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主動開口的次數,屈指可數。
2、指責埋怨型的溝通
指責埋怨型溝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責黑三角”,在這樣一個“黑三角”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有一個較為固定的指責對象,家庭問題往往在相互指責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歡而散,問題最終并未真正解決,成為一個未了結事件遺留下來。
11-07 閱讀全文>
在一些家長們的觀念當中,認為教育孩子只需要把他的學習提升上去就行,這樣的認識是不對的。教育孩子是要教育他的方方面面,絕不單單只有學習這一個方面,而教育孩子的問題不僅僅只有這個,那么家長教育孩子存在的問題都有哪些呢?
家長教育孩子存在的問題
1、忽視孩子其他的培養
除了溺愛,嚴格的父母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也相當可怕。在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嚴重扼殺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從三四歲甚至更早,父母們便開始命令孩子們學漢字、念唐詩、背宋詞、練算術,而不去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一味地學死知識,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心、自信心、堅持性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后。
2、家長們的焦躁
孩子學習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心不安的背后的這些干擾源,這些基礎層面的支撐亂了,更可怕。如何實現家長的情緒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現一個問題,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靜下來,先把自己的情緒先調整好,然后再面對問題。
10-31 閱讀全文>
在這個現代社會,單親家庭已經是很常見的一種家庭模式,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孩子家長的一方不能陪在孩子身邊,這樣的家庭勢必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問題,不論是親情上的還是學習上的,那么單親家庭的孩子存在哪些問題呢?
單親家庭的孩子存在哪些問題
1、孩子容易產生不良心理
有些家庭因為父母的分裂,必然帶來家庭的硝煙或冷戰,孩子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空間,時時為父母的關系而擔憂,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氣、泄憤的出氣筒,孩子成天處在恐懼和擔憂中,沒有安全感,時刻擔心、害怕家長吵架的爆發,會使自己體無完膚。
這樣長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對同伴永遠保持距離,自我保護意識過強,敵對情緒很大,單親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壓抑、郁悶、煩躁,心理困擾無處排解。
2、對自己沒有信心
10-26 閱讀全文>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曾經與父母的無話不說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變成了,寧愿與自己的朋友交談也不去找父母溝通,這就像是中間有堵墻,阻隔了孩子與父母,那么孩子與父母溝通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呢?
孩子與父母溝通存在的問題
1、不能互相理解
父母和孩子沒有正確理解彼此的需求。這是因為父母和孩子的需求在內容和標準上不同,這使得雙方都積累了對彼此的不滿,而沒有讓對方充分看到自己的真實想法。這種心理層面的差異是導致父母和孩子不能夠進行正常溝通的問題之一。
2、對孩子宣泄負面情緒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工作會積累很多的負面情緒,再回到家中之后,他們會因為孩子的一丁點不對,就會把負面情緒通過指責批評,宣泄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在默默忍受之后便會把父母拉進自己的“黑名單”中,因為和父母溝通動不動就會被罵、被批評指責,所以孩子會變得逐漸拒絕和父母溝通。
09-0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