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
現在的社會發展比著以前好多了,很多家庭都邁進了小康,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就過著富裕的生活,在家的時候甚至不會打掃衛生,也不知道勞動的重要性,為什么要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就是要養尊處優的孩子知道,想要得到什么就要去勞動。
為什么要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
當教育回歸到實際的勞動實踐中,比如烹飪、縫紉、家用電器維修、農作物種植與培育、小制作、小發明等與他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而又力所能及的實際操作,孩子的成長也就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他們的創造力被激活,他們的生命力被喚醒。
在這種良性的激發下,學校朝著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美好方向發展。
勞動教育已成為最受忽視的教育,據調查,72%的學生認識到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是勞動,56.2%的學生認為社會上沒有最低賤的勞動,但只有6.8%的學生愿意將來做一個有技術的工人或農民,隨著學段的升級,這個比例還呈下降趨勢,可見,現實情況并不樂觀。
當勞動教育一再缺位和異化,學生就只能在“紙面上”完成所謂的“成長”。教育的多元性和可塑性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學校和家庭一面在鄙夷勞動教育,弱化勞動教育,一面卻又不得不默默承受其帶來的苦果。
05-24 閱讀全文>
一個沒有受到挫折的孩子就是溫室里的花朵,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溫室就會遭到重大失敗,有的孩子因為沒有足夠強大的心去面對,從而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為什么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溫室里的“花朵”不可能很好適應社會。現代社會充滿了各種挑戰,在這樣的社會中,挫折不可避免。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遭受挫折的洗禮,沒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意識,就可能被社會淘汰。
所以,挫折教育很重要,它可以給孩子獨立和自由,讓孩子學會依靠自己;它可以給孩子鼓勵和勇氣,讓孩子更加自信;它可以給孩子自強與堅毅,讓孩子學會戰勝挫折。
我們不是西天取經,只能往西走。如果這件事確實解決不了,那就放棄。有時放棄比堅持更讓人成長。
05-24 閱讀全文>
其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需要對其進行心理教育,保證孩子能夠心理健康的成長。我們家長在孩子成長中,一直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我們的言行孩子也是會看在眼中的,所以我們就要對孩子進行好的心理教育。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
1、適當引領孩子
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父母的成長,孩子的成長最好是以快樂為基礎,讓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但是當面對失敗的時候,快樂的孩子往往也會不知所措,這種時候就需要家長能夠適時的在旁邊進行引領。心理教育一直是深受人們所關注的話題,影響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比較多,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2、尊重孩子
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在被尊重的時候也會能夠提升自我的價值。因此,在這里提醒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或者是附屬物,不給孩子自由的自主的權利。
04-17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的困惑是:想跟老師了解孩子的近況,可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害怕尷尬,又怕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其實只要家長和老師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方式,這個困惑就能很好的解決。那么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對孩子進行教育
家長想要和老師溝通對孩子進行教育,就要全方面的了解他的動態表現和情況。像孩子的成長,既要了解他的缺點所在、又要知道孩子的優點共處。了解缺點是為了讓孩子在堅強中不斷成長,當他可以從容面對缺點時他們的處事能力又會得到新的提升。
家長就可以直接和老師說“您認為我家孩子平時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表揚的呢”,這句話表達的就是老師對孩子的認可、也是我們家長希望孩子可以表現更好的地方。
一個孩子的成長、親子關系包括師生關系不能只有發現缺點和批評,還要有欣賞與鼓勵去讓孩子在優秀的路上走得越來越好。這樣能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注意孩子、并發現優點給予更多鼓勵與欣賞。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
10-12 閱讀全文>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很多困難和挫折,這些困難和挫折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次重要的成長經歷,如果父母都幫助孩子去擺脫挫折,那孩子在面對更大的困難和挑戰時,怎么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怎么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家長不必過度保護孩子。現在的孩子們可以說都是生活在蜜罐里,每天過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長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事事為孩子著想,事事替孩子包辦。比如孩子都上小學了,早上家長要把牙膏擠在牙刷上遞給孩子,孩子才刷牙;上學路上,孩子空手走著,家長給孩子背著書包;輪到孩子做值日,家長去替孩子掃地、擦桌子等等。
看著是關心孩子,豈不知是害了孩子。家長什么都替孩子做了,習慣成自然,孩子覺得是理所應當的。有一天,家長因為某種原因沒法替孩子做事情了,孩子就不知所措。繼而陷入情緒低落的狀態。因為,平時,孩子從沒有任何鍛煉、實踐的機會。
我認為家長該放手時就放手,大膽地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即使剛開始做不好,慢慢來,總有做好的時候。這樣,當困難真正出現在孩子的面前時,他會考慮怎樣去面對,怎樣去競爭。不至于沒有了依賴就不知如何去面對,就寸步難行,就經不起挫折,繼而走向極端之路。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讓孩子經受磨練,避免對他們過分嬌縱。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時受過挫折并不斷地解決困難中磨練出來的,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作為父母,要注意從小讓孩子經受各種磨練,避免對他們過分嬌縱。
07-25 閱讀全文>
現在的父母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生怕孩子出了點什么問題,但在父母的寵愛之下長大的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容易選擇逃避,甚至一蹶不振,那么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及時疏導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疏導,幫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找出失敗的癥結,從而避免孩子情緒的嚴重受挫。要讓孩子體會只有戰勝了困難才能前進一步;要時刻以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去影響和感染孩子,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使孩子學會客觀地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把挫折還給孩子
孩子一出生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正常挫折,家長放手讓孩子去經歷挫折,而不是在挫折還沒到來,就提前幫孩子解決掉。這種提前解決掉挫折的做法不僅剝脫了孩子經歷挫折的機會,也使孩子不能接受鍛煉。
07-25 閱讀全文>
每個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付出很多,但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讓孩子也要學會付出。如果父母一直不讓孩子學會付出,孩子就會成為一個特別自私的人,那么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呢?
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1、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為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理所當然。讓孩子學會知恩圖報是孩子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從孩子懂事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艱辛,可以把孩子帶到父母的工作的地方來親自看看,讓孩子懂得生活的來之不易。
2、小事中學會感恩。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來教育孩子感恩,告訴孩子,當你來到這個世界時,就要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沒有誰做什么事是理所應該的,要學會感謝他人,別人幫助了你,要說謝謝,也要熱情地幫助別人。
3、父母不要替孩子包攬一切。父母有時太過于疼愛孩子,變成了溺愛,不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生怕孩子什么都做不好,生怕孩子出現危險,對于孩子父母該放手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放手,否則孩子永遠不會長大。
4、在現實生活的細節中踐行感恩。“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行為是在一定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并能進行道德評價的情感活動。
04-2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