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75
孩子小時候我們就教育孩子“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當困難真的發生在眼前,孩子卻總是退縮的時候,我想大部分家長都會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情。那么當孩子有畏難情緒怎么辦呢?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呢?
孩子有畏難情緒怎么辦
1.用鼓勵消除畏難情緒
畏難,其實也是孩子的一種恐懼。他在怕什么呢?那就是家長。因為家長的吼、催、打、罵、控制,讓孩子變得不相信家長,同時也會害怕家長。他害怕自己被罵、被打。這種恐懼心理也會影響孩子的效率。
尤其是那些控制型的家長,一旦孩子沒達到自己的要求,就想打他罵他。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更加地害怕。在害怕的過程中,他慢慢地就不敢寫了,就想著逃避,想脫離家長的控制。
所以,想解決孩子的畏難情緒,首先要解決的,是孩子對家長的恐懼和不信任。家長要多鼓勵孩子。你一定要多跟孩子說:“你是相信他的,這個事情并不難,你是可以做好的。”
03-30 閱讀全文>
孩子畏難厭學可能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或者缺乏興趣。作為家長,需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困難所在,并給予適當的支持和鼓勵。可以通過調整學習方法,給予適當的幫助,或者尋找孩子感興趣的領域,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孩子畏難情緒厭學怎么辦
1、設置可執行的短期目標
“勝利者效應”的原理所告訴我們,勝利的經歷會改變身體機制,從而影響后續的經歷。也就是說,時常讓孩子感受到勝利所帶來的成就感,是通往更大勝利的關鍵。說起設置目標,很多家長和孩子都不陌生。大家經常會在新的一年,或者新的學期開始階段,立下一系列“flag”:每天背50個單詞、一個月學完英語全書、進行多項課外活動,等等。
但是這些“宏偉”的目標,能完成的孩子很少。而一旦在開始的幾天孩子沒能完全按照計劃執行,他們往往會產生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大腦會自動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劃為“不重要”,避免面對失敗和半途而廢帶來的負面感受。所以,這也是大多數高標準目標無法落地的原因。
相比制定遙不可及的宏偉目標,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制定可執行的短期目標。心理學實驗也表明,短期目標的即時反饋,可以讓孩子們更有動力,也更容易體驗“勝利”的感覺。每一次達成一個小目標,就好像獲得了一次小勝利,積累起來,長遠的勝利也就近在眼前了。
09-12 閱讀全文>
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孩子能夠高效完成任務的保證,但是如果孩子心里有情緒,那么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甚至變得不想上學。作為家長,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再一味的催促他們,更不能因此發脾氣,弄清楚孩子有情緒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孩子有情緒不想上學怎么辦
1、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要多加鼓勵,要讓孩子親身體驗自己沒有那么糟糕,學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只是在旁邊說一些無營養的鼓勵的話,意義不大。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指導孩子把比較困難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而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體驗成功,從而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2、孩子不想上學還有一種原因,這是因為興趣轉移到了別的地方。因為小孩子的自控力還比較弱,要面對這些極具吸引力的事物時缺乏抵抗力,所以就會忽略了上學。為此家長可以控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讓孩子明白上學的重要性,讓他們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
3、家長只有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納孩子,想法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愿意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家長,否則孩子面對你的詢問可能就一言不發、沉默是金了。
4、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這一步也很重要,家長只有完全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找對問題的關鍵。當孩子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家長不直接進行評價,可以順著孩子的思路和孩子展開充分的交流,幫助孩子尋找歸屬感。
04-24 閱讀全文>
孩子努力學習,上課認真聽講,但是效率并不高,考試成績很差時,他就會深受打擊,想要放棄學習。此時孩子只是思想上的抵觸,只要家長適時的引導,就能調整好他的心態,再次鼓起信心去學習。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該怎么辦
1、多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當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可能對于學習有很大的抵觸或者已經出現學習方面的挫折。這個時候不能懲罰和否定孩子,應該對孩子的行為多一些包容,傾聽他的心聲,讓孩子傾訴自己內心負面的情緒,孩子才能夠獲得安全感、支持感。
2、正確的目標設定,乃是先決定你要過一個怎么樣的一生,之后再去選取能夠讓你達成這個目標的工具,如此孩子的人生才不會有所偏差。
譬如說人生目標是希望做一個快樂而且有貢獻的人,明確這個終極目標后,再來選取你的工具。家長有必要就這個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3、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
04-24 閱讀全文>
一直就有些孩子在還沒做事前就會說:媽媽,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其實這種畏難心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遍存在的,我們所做的就是引導孩子自信,讓孩子主動去嘗試,那么孩子有畏難心理怎么辦呢?
孩子有畏難心理怎么辦
1、改變視角看問題
我們需要做的是,改變視角,多去留意并發現孩子“做到”的事情,并肯定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我自己的一個做法是,準備準備一個本子,叫做“寶貝了不起”,記錄下孩子的金光閃閃的自信時刻,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和孩子回顧他曾經做到的很好的行為。
2、在行動上為孩子賦能
孩子面臨困難或者挑戰,最終都需要解決問題。這時候,恰恰是父母可以引導有畏難心理的他們如何解決問題的好機會。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是3-4歲的孩子!讓他們嘗試著去想辦法,多用What,多用How來逐步引導,進行啟發式提問。
09-29 閱讀全文>
想學好初一數學,要說難也難,要說不難也不難,孩子對數學有畏難情緒,主要是不會學習,家長只要幫助孩子建立好解題思維,教孩子學會解題方法,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就容易讓孩子越學越輕松。
孩子對數學有畏難情緒怎么辦
1.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訓斥孩子,更不要因為數學而沖孩子發火
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喜歡數學的。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做數學可以讓大腦中的小細胞們活動,來個自由體操,多么快樂有趣啊……
如果我們給孩子壓力,甚至訓斥孩子,沖孩子發火,孩子內心里又會對數學產生何種看法呢?
04-14 閱讀全文>
孩子出現畏難情緒總是有原因的,可能事情真的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圍,或是孩子對事情的了解不夠正面,才導致畏難情緒的產生,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理解孩子的心理,多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一下,這樣才能找到好方法來幫助孩子消除這種畏難心理。
孩子出現畏難情緒的時候怎么辦
1、多用積極向上的語言鼓勵孩子
孩子做正確的事時應該如實的得到嘉獎,但孩子不小心失敗時,家長不要老是用責備的語氣對待孩子,要給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勵,尤其是在孩子垂頭喪氣的時候。
2、遵循孩子的意愿,合理對待要求
不要總是強壓孩子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說明孩子已經開始有獨立性了,正是可以鍛煉孩子的好時機,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但不要主導孩子。
04-0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