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采用以往的打罵教育,認為嚴厲教育孩子才能好好成長。事實上,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正確的,所謂“有理不在聲高”,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家長要摒棄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才行。
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
不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是十分不當的,會給成長階段的小孩帶來很多不良影響,比如導致他們有樣學樣,對家長大吼大叫。其實,我們在網上也會經常看到各種新聞,有的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父母則是采取了另外一種方式“零吼叫”。當孩子犯錯誤時,對孩子是耐心的教育,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而不是對孩子大聲呵斥。
當然了,作為家長,有時候脾氣會忍不住,有時候也會認為孩子不聽話,只有對孩子大聲吼叫才管用。但此時有的父母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只有自己覺得對的教育方式就是對的,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也不會去考慮這種方式對不對。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他們肯定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大吼大叫,也會打心里害怕父母的大吼大叫。
大吼大叫雖然在氣勢上是壓倒孩子的,但是并不能代表孩子把家長的意思和說教聽了進去。因為家長大聲責罵孩子的同時,孩子的情緒也會很激動,即使最后屈服了,但是其實還是不服氣的,結果就是事情并沒有被妥善的處理,反而得大人一肚子氣。而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因為吼叫,對家長的教育表示屈服,并不是問題真的已經解決,因此很容易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把大吼大叫變成解決事情的方法。
由此可見,養育好一個孩子不是輕松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會充滿艱辛和遇到種種問題,當我們大人習慣用大吼大叫吼孩子來決絕問題時,孩子也會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所以想要孩子有一個好性格好脾氣,就要從父母的一言一行做起。只有我們大人改變了,我們的小孩才會跟著改變。
07-24 閱讀全文>
家長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情緒,了解他們為什么會這樣表現。其次,可以采取安撫的方式,例如給孩子一個擁抱或溫柔的話語。同時,也需要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讓他們知道發泄情緒的方式不一定是大喊大叫或哭泣。
孩子總是發脾氣大吼大叫怎么教育
孩子對家長大吼大叫可能是出于情緒不穩定、想得到更多的自主權等原因,家長應該嘗試以下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
1、冷靜下來:不要在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也跟著憤怒,而是要在冷靜的情況下面對孩子。
2、傾聽孩子:設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可以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3、建立邊界: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不可接受的,并給予一個可以遵守的規則,若犯規需要對應的懲罰或者獎勵。
11-21 閱讀全文>
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產生震懾力,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性格出現缺陷,不陽光,不開朗,沒自信,沒有社交能力,沒有上進心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無知的父母造成的。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影響
1、導致孩子自卑:吼孩子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或者比較敏感,父母長期吼孩子可能會使孩子出現自卑的情況,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出現不想和他人交往以及溝通的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孩子自閉。
2、孩子容易急躁:吼孩子還會使孩子容易急躁,并且父母的處事方法也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導致孩子學著父母的方法處理事情,甚至會對父母大喊大叫,和其他人發生矛盾時也會通過吼人的方法解決問題,對孩子的正常社交造成影響。
3、加重逆反心理:吼孩子也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站在和父母的對立面,經常和父母對著干,會增加父母吼孩子的幾率,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甚至會激化矛盾,使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4、失去溝通機會:如果父母經常吼孩子也會使父母失去和孩子溝通的機會,孩子會不想和父母說自己的事情,也不會和父母分享喜悅以及困惑,使父母逐漸變得不了解孩子。
08-20 閱讀全文>
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可能是催促他趕緊起床,有時是因為孩子在寫作業時磨磨蹭蹭。在成人的生活中,每天都可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能通過大吼大叫的方式緩解壓力,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還能彌補嗎
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還能彌補,但是父母一定要多尊重一下孩子,換位思考,也許很多糟糕的事情并不是我們看到的那么糟糕,有時候僅僅是因為,沒有及時的和孩子進行溝通,才導致最后事情的發生。如果我們能給孩子多一點尊重,那就能養出一個健康、自信、快樂的孩子。
如果真的能控制住,誰都不想吼孩子,吼完后自己滿滿的自責,一天24小時做不到每分每秒都笑臉相對。這其實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控制方式,萬丈高樓不是一天建成的。
家長想要彌補對孩子大吼大叫帶來的傷害,那就要做到控制情緒,從當下就開始,找找自己的原因,找找孩子的原因。是自己當天碰到難解決的事情,或是自己有感覺哪里不舒服?又或者是自己應酬喝多了?找到問題就想辦法先調整好自己。
然后再找找孩子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找找,共同提出解決辦法。如果題不會了,父母講不明白,留空去請教老師。
12-24 閱讀全文>
不論孩子還是我們大人,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所以保持自己情緒穩定非常重要。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對奶奶大吼大叫,這不僅是情緒的原因,還有孩子本身對長輩不夠尊重,沒有尊老愛幼的美德。家長對此不要一頓打罵,不然只會有很大的負面效果。
孩子對奶奶大吼大叫怎么教育
1、不要站在反面的立場
家長不要事事站在反面的立場去想,要有同理心。這是讓孩子情緒逐漸失控的第一個導火線。遇上這種情況,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你是他的依靠,認真的去聽孩子講述發生的一切,而不是自己主觀去推測。
緊接著嘗試去理解孩子的心態,讓孩子從積極的方面發泄出心中的不快,最后去尋找辦法解決他面臨的情緒危機。
2、做孩子的榜樣
12-08 閱讀全文>
不同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的性格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這時候也就需要有正確的育兒方式,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孩子在未來能夠“發光”,那么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什么呢?
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明智的母親逐漸會對孩子放手
家庭對于孩子性格、品行、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母親,則是家庭中極為重要的角色。而正明智的母親,會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松手,克制對孩子的控制欲。
也不是對孩子太過吹毛求疵,而是給他們一個輕松自由的成長環境;不是包攬孩子的一切事務,而是讓他們親身去體會成長路上的酸甜苦辣;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多問問孩子的想法。
2、注意孩子的品行
11-21 閱讀全文>
年齡較小的孩子是很難控制好自己的脾氣的,他們在于家長進行斗爭的時候,也就會對家長進行大吼大叫,這樣的孩子在外人看來是沒有教養的。家長就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并且進行因材施教,讓孩子正確宣泄自己的情緒,那么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應該怎么教育呢?
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應該怎么教育
1、控制自身,不以暴制暴
當孩子在商場打滾、發脾氣讓父母給他買玩具時,我們一定不要向他暴躁的脾氣屈服。可很多父母遇到這種情況,會因為怕丟人就答應了孩子的請求。滿足要求只能緩解孩子一時的壞脾氣,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家長需要做的是:在生活中給他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成為他內心的偶像。比如,父親在家中特別愛發脾氣,但為了培養孩子學會控制情緒的好習慣,開始以身作則,從不在家隨便發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有一方在生活中出現這樣的改變孩子都會觀察到,并且進行模仿。
2、多多關心孩子
11-1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