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可能是催促他趕緊起床,有時是因為孩子在寫作業時磨磨蹭蹭。在成人的生活中,每天都可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能通過大吼大叫的方式緩解壓力,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還能彌補嗎
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還能彌補,但是父母一定要多尊重一下孩子,換位思考,也許很多糟糕的事情并不是我們看到的那么糟糕,有時候僅僅是因為,沒有及時的和孩子進行溝通,才導致最后事情的發生。如果我們能給孩子多一點尊重,那就能養出一個健康、自信、快樂的孩子。
如果真的能控制住,誰都不想吼孩子,吼完后自己滿滿的自責,一天24小時做不到每分每秒都笑臉相對。這其實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控制方式,萬丈高樓不是一天建成的。
家長想要彌補對孩子大吼大叫帶來的傷害,那就要做到控制情緒,從當下就開始,找找自己的原因,找找孩子的原因。是自己當天碰到難解決的事情,或是自己有感覺哪里不舒服?又或者是自己應酬喝多了?找到問題就想辦法先調整好自己。
然后再找找孩子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找找,共同提出解決辦法。如果題不會了,父母講不明白,留空去請教老師。
怎么彌補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
1、多給予孩子鼓勵
孩子對事物的感知通常都源于大人的反應,當他每一件事做錯時,大人都對他粗暴吼叫,他們便會認為自己的錯誤很嚴重,久而久之會讓他們有一種害怕做錯的心理,甚至變得不敢有自己的主張。
所以當孩子在做錯事情時,家長們可以換一種處理方式,多鼓勵孩子嘗試。比如孩子在墻上亂涂亂畫時,可以贊美他色彩搭配得漂亮,畫得好看,并鼓勵他去紙上、或黑板上去進行創作,經常性的贊美與鼓勵,可以幫助他們恢復信心。
2、給孩子做主的機會,讓他形成主見
讓孩子在決策中去積累自信,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給他做主的機會,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早餐、看哪本書等。不管家長是否對孩子的決定滿意,都不要批評他。當孩子習慣于自己做決定而不會遭到粗暴的打斷時,他就會從中獲得自信心。
3、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運動可以提高壓力閾值,從而提高抗壓能力。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比如爬山、跳繩、游泳等,不但可以釋放壓力,并可讓孩子放松心情。并且孩子在戶外運動中,還能結識其他小朋友,并進行其他社交活動,有助于改變他膽怯、內向的性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