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采用以往的打罵教育,認為嚴厲教育孩子才能好好成長。事實上,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正確的,所謂“有理不在聲高”,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家長要摒棄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才行。
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
不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是十分不當的,會給成長階段的小孩帶來很多不良影響,比如導致他們有樣學樣,對家長大吼大叫。其實,我們在網上也會經常看到各種新聞,有的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父母則是采取了另外一種方式“零吼叫”。當孩子犯錯誤時,對孩子是耐心的教育,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而不是對孩子大聲呵斥。
當然了,作為家長,有時候脾氣會忍不住,有時候也會認為孩子不聽話,只有對孩子大聲吼叫才管用。但此時有的父母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只有自己覺得對的教育方式就是對的,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也不會去考慮這種方式對不對。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他們肯定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大吼大叫,也會打心里害怕父母的大吼大叫。
大吼大叫雖然在氣勢上是壓倒孩子的,但是并不能代表孩子把家長的意思和說教聽了進去。因為家長大聲責罵孩子的同時,孩子的情緒也會很激動,即使最后屈服了,但是其實還是不服氣的,結果就是事情并沒有被妥善的處理,反而得大人一肚子氣。而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因為吼叫,對家長的教育表示屈服,并不是問題真的已經解決,因此很容易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把大吼大叫變成解決事情的方法。
由此可見,養育好一個孩子不是輕松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會充滿艱辛和遇到種種問題,當我們大人習慣用大吼大叫吼孩子來決絕問題時,孩子也會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所以想要孩子有一個好性格好脾氣,就要從父母的一言一行做起。只有我們大人改變了,我們的小孩才會跟著改變。
孩子對家長大吼大叫怎么辦
1、保持冷。面對小孩發脾氣時,家長或者照顧者不要情緒化,保持冷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孩子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交流,了解其發脾氣的原因,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或周圍環境等,以找到問題所在,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引導和幫助。
2、放下威嚴,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溝通。作為家長,我們不要總是試圖在孩子面前表現自己的威嚴,不要總是以父母的身份高高在上做出命令,這樣不僅僅會激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更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不講道理的“獨裁者”。因此,這個時候,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當讓他感受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后果,很多時候,只有切身體驗,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家長說的是有道理的。
3、多給孩子安全感。有時候孩子吼和鬧主要想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關愛,所以這一時候,一個擁抱可以解決問題。家長可以平常多跟孩子聊聊天,表表白,讓孩子直接感覺到你愛他,或者遇到他想要的東西,合理的話可以滿足,不合理的可以找一個大型節日解決,不用一刀切,要不孩子會形成對這一方面的缺失。
孩子對家長大吼大叫的原因
1、模仿大人。在孩子眼中,大人們似乎總是可以通過大聲說話來解決問題。因此,孩子也會模仿大人的行為,用大聲喊叫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需求,而這也是孩子對家長大吼大叫的原因。
2、為了滿足自己的小愿望。有的孩子之所以發脾氣,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小小愿望,比如想吃零食或者想買個玩具。如果他們因為這種情況發脾氣,父母千萬不能一味的慣著,要通過更合理的途徑進行解決,讓孩子明白這招在父母面前根本不管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