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
對于初三的孩子家長不能以“忙”來推脫陪伴孩子的理由,孩子在初三的壓力是較大的,若是家長沒有及時引導好孩子,很容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家長要在孩子初三時期做個明智的點撥者,那么初三的家長應該怎么樣陪伴孩子呢?
初三的家長應該怎么樣陪伴孩子
1、為孩子收集中考信息
在初三這一年,孩子平時忙于各科學習,家長們要多看報紙和電視,多關注、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勢,并向有關學校和相關部門咨詢中考的相關信息;也可以搜集一些學校相關資料,實地了解高中學校的情況,并分析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報考。
而且孩子學習時間緊張,沒有太多時間看課外讀物,家長平時讀書看報時,還可幫孩子搜集作文素材。這些都是對于孩子最好的陪伴,而且家長也是為孩子的后勤做好了保障。
2、幫孩子制定學習目標
08-29 閱讀全文>
初三的孩子,面臨中考,家長肯定很焦慮,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家長有可能做出錯誤的行動,比如直接搶手機,這種方法行不通的。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建立手機網絡界限,讓孩子在正常學習生活的前提下適當玩手機。
初三孩子玩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么辦
1、制定手機使用規則,通常包括手機使用的原因,家長查看的權力,違反相關約定之后的懲罰措施。總之,要讓孩子明白,使用手機可以,但是要有約束。
2、和孩子一起研究學校對手機的規定,在給孩子購買手機之前,要先弄清楚孩子所在學校對手機是什么態度。是否允許帶手機到學校,有哪些作業需要手機來完成等等。家長除了可以通過孩子了解這些規定之外,也可以通過和學校的老師溝通來獲取這些信息,畢竟,孩子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在學校。
3、提醒孩子注意手機詐騙,當然,在技術方面,孩子可能比你懂得多很多,所以沒有必要和孩子強調技術,重點放在一些詐騙后果的提醒。要讓孩子明白,手機上所面對的世界并不全部是美好和有趣的東西。
初三孩子玩手機上癮的不良影響
01-06 閱讀全文>
其實在初三階段,對孩子和家長都是一場考驗,不僅考驗著孩子的承受壓力、學習知識的能力大小,還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精神上的支持、安撫,以及對孩子遇到的困難要時刻提供幫助,那么初三家長應該怎么幫助孩子呢?
初三家長應該怎么幫助孩子
1、不去對孩子進行打擊
自信心能讓初三孩子把現有水平發揮到最佳程度,在考前階段,家長對孩子要鼓勵、肯定,不要動輒批評、指責。當孩子某一次考前測驗失利時,家長一味的責罵只會讓孩子更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棄。
這時家長最好多與老師、孩子溝通,共同找出失利的原因,幫助孩子盡快走出失利的陰影。
2、不要總把關心放嘴上
10-28 閱讀全文>
初三學期的學習壓力是很大的,想要在最后的中考當中取得優秀的成績,知識單純的學習知識是不夠的,如果孩子考試時候不在狀態,很有可能一緊張就將知識全忘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讓他們以一個良好的心態都面對學習。
初三孩子不在狀態家長應該怎么辦
1、當孩子回家時,初三家長發現自己帶著滿腔的怒氣和焦慮之時,一定要提醒自己,今天不宜與孩子對話,這樣只會加重事態的惡化。初三家長不必過于焦慮、緊張,初三學生的學習任務重、壓力大,情緒也常常有所波動,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2、指導孩子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計劃,不要一門課程學到底,有的孩子在補習弱科時,常常會長時間的學習弱科內容,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建議一門學科的學習時間最好控制在2個小時之內,如果對背誦語文知識點不感興趣了,那就換一套數學題目做。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平衡各科學習時間,縮短學習疲勞期。
3、給孩子適當的安慰跟鼓勵。初三家長要謹記“批評教育不可取,打罵教育更是不能用”,家長采取“鼓勵教育”,給孩子適當的安慰跟鼓勵,讓不在狀態的孩子明白,不管考得如何,都是家長眼中的好孩子。初三學生任務重、壓力大,家長一定要學會跟孩子溝通。
4、要梳理章節的知識體系和邏輯思路,做到合上書本把本章的知識體系默寫出來。文科同學要看上的圖片、注釋部分的文字、圖片的說明,尤其注意答題套路。對于初三作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解剖兩考高分作文的立意結構、修辭等,更要注意卷面的整潔性。
05-19 閱讀全文>
抄作業必須禁止。孩子的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好的習慣不容易,但是壞的習慣一學就會,而且如果不及時制止的話,會對他后面的學習以及人生觀產生巨大的影響。
發現孩子抄作業家長應該怎么處理
首先,要分析孩子抄作業的原因
要么是孩子不會做。孩子學習不好,為了完成作業,只能想辦法抄別人的。
要么是孩子貪玩。孩子玩心重,沒時間做作業,只好抄作業。
要么是作業多。作業過多,孩子在正常情況下做不完,也只能去抄。
03-27 閱讀全文>
不要強制,給孩子先制定時間,管控玩手機的時間段,到時間就不允許再玩;然后再慢慢地找其他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吸引注意力,慢慢地改變。
孩子喜歡玩手機家長應該怎么引導他
1、建立規定:定期討論和制定有關孩子使用手機的規定,例如在什么時間段使用、使用的應用限制、時間限制等。孩子應該參與制定規定。
2、激發興趣:與孩子溝通,在手機上探索有關學習、閱讀、創造和娛樂的應用程序,以激發他們對手機的興趣,引導他們使用手機的積極方面。
3、限制使用時間:監控孩子手機使用的時間,如在晚餐前不允許使用手機、睡覺前一小時停止使用手機等。
4、多元化活動:鼓勵孩子參加其他活動,例如運動、繪畫、音樂等,以減少手機使用時間。
03-18 閱讀全文>
23歲的已經不能稱之為孩子了,已經成年,也應該有了比較穩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候你就不應該再用教育這個詞,而是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共同探討。
孩子23歲了還在叛逆期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備了一定的判斷能力和生活經驗,家長的管教方式需要做出相應調整。理解孩子的情感與需求是建立良好家長與孩子關系的基礎。站在孩子的視角,試著理解他們的選擇,即便這些選擇讓人難以接受,也是探索自我的一部分。
要建立信任,溝通變得至關重要。畢竟,直接的強制干預往往適得其反。家長可以試著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惑,尊重他們的選擇。這樣的交流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還能引導他們更愿意分享內心的真實想法。比如,可以約定一個家庭討論時間,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明確他們心中的需求。
盡管孩子已經成年,家長的責任并不會就此結束。設定合理的家庭規則與期望,幫助孩子理解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也非常重要。通過討論和協商來達成共識,能夠使孩子在心理上更易接受這些界限。這不僅能維護家庭的和諧,也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保障。
在這種背景下,自我反思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家庭教育應該引導孩子自我反思,而非直接指責。你可以詢問他們為何選擇這樣的行為,是否考慮過后果,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也激發了他們的責任感。例如,面對不合理的選擇時,家長可以問:“你覺得這個選擇會帶來怎樣的后果呢?”這樣的提問,會促使孩子深入思考,更加理智。
03-1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