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那么父母應該如何管教孩子呢?
父母應該如何管教孩子
1、傾聽
傾聽要積極主動。在孩子說話的時候,要看著他的眼睛,不打斷,也不要一副等著換你發言的姿態。如果孩子沒有詢問你,就不發表意見,但你可以提問,如:“你覺得這件事可以怎么做?”或“對這件事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真心聆聽孩子想說的,激勵他繼續和你溝通。如果每次對話都是說教,孩子會感到自卑和權利被剝奪。可以利用共處的時間(如吃飯,走路時),試著敞開心扉聽聽他們的想法。
2、讓孩子看見你犯錯
人有韌性、有潛力,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經得起失敗,才能勇敢再次站起來。言教不如身教,讓孩子明白犯錯是成長必經的過程,偶爾讓他看到你失誤的樣子,例如把菜燒焦,或是踢球時摔了一大跤。
有時候無意犯的錯,也可以真誠面對,把錯誤變成正面教育。假如你被孩子惹火,大聲罵了他,這時別懊悔自己情緒失控;你可以對孩子說:“我不該在心情不好時罵你,對不起,爸爸(媽媽)也有犯錯的時候,我會改正這個錯誤。”
3、容許孩子闖禍和犯錯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從犯錯中學習是最快的,不允許孩子犯錯,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上天不會給任何人一個百分百完美的孩子。所以,讓孩子自己倒牛奶濺到地上,或許他可以從中學到經驗。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當孩子第一次沒把事情做好時給予支持和鼓勵,他會更愿意去想辦法繼續做好,這樣的孩子會摸索出解決問題和克服難關的能力。
4、教導孩子感恩
感恩可以增進個人幸福,如果孩子對自身擁有的東西心存感謝,大多數是比較快樂的。父母可以開創這樣的環境并建立習慣,例如利用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的時刻,每個人分享自己當天最棒或最感激的一件事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