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經常玩手機影響學習成績,對視力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即使家長告訴孩子這些,他還是會有僥幸心理不聽家長的管教。一旦大人拿走他手中的手機,可能孩子還會又哭又鬧,半天都消停不了。因此,要選擇科學的引導方式,管控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孩子想玩手機怎么辦
1、讓玩具發揮最佳作用
手機可玩性十分高,但是這種東西畢竟是虛擬的,玩具對孩子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有的父母為了省錢,很少給孩子買玩具,而是直接讓孩子玩手機,孩子一旦愛上手機游戲就會愛不釋手,想要戒掉也很難。因此一定要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的玩具,或者具有科技感與新鮮感的,這樣孩子不但喜歡玩,還能提升創造力。
2、培養孩子運動愛好
運動對于一個人來說十分重要,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能從中領會到合作以及技巧等。因此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個人運動愛好,讓孩子參加身體鍛煉,在運動中領悟到樂趣,同時結識更多的玩伴。
3、父母多跟孩子游戲互動
比如孩子小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玩捉迷藏,扔球,堆積木,甚至是用床單做吊床,在游戲互動中感受家庭的溫馨。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打籃球,踢足球,跳繩的游戲,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既可以緩解枯燥學習產生的壓力,又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慢慢地,孩子就不再需要通過虛擬的網絡來獲取短暫的快樂了。
4、多夸獎孩子
所有孩子都希望被父母夸獎,一味的指責孩子只會讓其變得更加叛逆。對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多夸獎子,注意夸獎方式不要太籠統,要具體到哪一點,這樣孩子才會更有自信,自動放下手機幫助父母做家務,也會變得更懂事。
5、鼓勵孩子外出交往
孩子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他的交際能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孩子想玩手機是因為現實中與其他人交往不多,導致孩子沉迷于手機的虛幻世界當中,當孩子在跟朋友、同學之間交往的過程中收獲了友誼和快樂,自然就能找到除手機外的愛好。
孩子沉迷手機的危害
危害1:破壞孩子的注意力
就算是大人只要手機在一旁,也很難專注于工作,孩子就不用說了。現在的孩子和過去的孩子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了。上課需要孩子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放學回家后寫作業,各種興趣班加輔導班,忙得不可開交。注意力不集中很難把知識學透,嚴重影響學習成績。
危害2:影響親子關系
孩子一旦玩手機上癮,大人想要輕松糾正這一壞習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勢必要和孩子各種周旋,如果處理得不好,會影響親子關系,孩子越大,破裂的親子關系越不容易修復。大多數家長都知道手機對孩子不好,但很多時候不是顧不過來管孩子,就是存在僥幸心理。
危害3:表達能力下降,缺乏自信
許多人不能與他人正常交往、和諧相處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兒童時期沒有學會基本的社會交往技能。當孩子將屏幕與真實世界隔離起來,不和人交往,玩耍交流。久而久之我們會發現,孩子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相對較弱,并且比較內向,缺乏自信。
怎么合理控制孩子玩手機
首先,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父母不僅是孩子最親最愛的人,更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無意識的模仿成年人的行為。因此孩子模仿學習的第一個目標也是自己的父親母親,那么孩子沉迷手機,也許是因為父母會因為工作原因而有經常使用手機的習慣。
父母應在孩子面前保持自身良好的形象,盡量避免在孩子眼中養成一個手機重度使用者的形象,通過父母的行為來改變和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進而幫助孩子改掉沉迷手機壞習慣。
其次,培養孩子形成自覺控制玩手機時間的習慣。對于父母而言,最要緊的不是時刻叮囑孩子什么時候能玩手機什么時候不能,而是教導孩子要形成一種習慣,一種好的習慣才是孩子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用手機看動畫片提前定好時間一次只可以玩20分鐘上,定時器響了也就不可以再玩了,讓孩子有時間意識。
最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有不少孩子玩手機,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他無事可做,只能去玩手機。有些父母發現,孩子一玩手機就不哭不鬧不纏人了。所以為了圖省事,從小寶寶開始,父母就丟給他手機玩,結果孩子就習慣了玩手機,拿不到手機反而哭鬧。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家長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搭積木,做游戲。帶孩子逛公園,踢球騎車。有了父母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的腦子里就不會想著手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