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在小學初中時成績優異,但是,升學到高中后情況就不太理想了,家長看到孩子高中成績不好后就很焦慮,又不知道怎么來幫助孩子,那孩子上高中了成績不好家長怎么引導?
孩子上高中了成績不好家長怎么引導
1、和孩子溝通談心
分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家長是否有想過孩子成績的下降是因為情緒問題而引起的呢?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做一件事是由他的情感來控制的,孩子和老師、同學之間的相處,和父母的關系,這些都是孩子情緒的爆發點,當孩子和老師、同學以及父母關系不好的時候,就會產生消極情緒,這時孩子會生活在緊張、焦慮、煩惱當中,如果被這種情緒主宰,孩子就沒有辦法去認真學習。
2、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恰當
學習講究的是學習方法,如果孩子只會一味的去死記硬背,一味的去多做練習題,肯定學不到真知。這樣孩子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也沒有達到融會貫通,付出10倍的努力可能連3分的收獲也沒有。
3、基礎知識是否牢固,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老師上課教了這個知識點,孩子沒有領會過來,第二天老師又教了新的知識點,而孩子還停留在昨天的知識點上,這樣不會的知識點越來越多,包袱過重,就壓垮了孩子,老師再講新課他就聽不進去了,慢慢的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4、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是否出現問題
孩子上高中了成績不好有可能是一直玩手機和電腦,容易受到外界干擾;需要爸媽一直提醒才肯開始學習,這樣缺乏自律性,也是影響孩子成績的一個原因;還有孩子學習的效率低,十個單詞背一個晚上,解答一道數學題花了一小時,經常性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
5、孩子用功學習的程度不夠
用心去學是學習的必要基礎。學習要用心,才能徹底地掌握知識。大多數孩子用功程度不夠,其原因有三分之二是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懂得學習方法,有三分之一是自我觀念的問題,這是他自己的原因,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用心是學習的基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不斷進取、努力學習才可以使成績飛速進步。
6、家長堅定的態度是前提
“態度決定一切”,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就要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與孩子一起分析哪些好的學習習慣需要繼續保持、哪些不良的習慣要克服、哪些習慣需要盡快養成。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需要家長的督促引導和善意提醒,以達到持之以恒,這些也是對家長教育意識和教育行為的一種考驗。
7、孩子學習行為的獨立性是核心
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相通的。在平時生活中很多家長總習慣于孩子學習時陪伴在身邊,如孩子渴了給其倒水、學習文具家長代為整理等,這些雖然貌似小事,可時間久了就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和懶惰心理,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更談不上學習的獨立性。其實,孩子也希望用自己的學習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家長就要適當放手,充分信任和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自己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包括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