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二的孩子該如何教育?相信有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納悶,自己一開始那個十分乖巧聽話懂事的孩子,怎么一到了初二的時候便成了這樣叛逆的孩子呢?家長們也是第一次當家長雖然很生氣,但是卻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
初二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第一,自尊心是一把雙刃劍。作為父母,如果還像小學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不允許孩子申辯。
這樣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會引起他對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聽到你披頭蓋臉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沒有面子,今后怎么還能在同學們面前抬起頭來,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錯了或錯在哪里。
第二,初二的孩子心理開始發生較大變化。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聽老師和家長的話,行為乖巧,守規矩。
升入初中后,第一學年對新的校園和學習生活都有陌生感,膽子小,自覺遵守紀律。而進入初中二年級后,同學們的心理就開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青春期的孩子們認為自己身體上已經發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經成熟,他們自認為什么都懂,甚至比師長都理性,于是渴望獨立的空間,不習慣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管教,對家長特別逆反。
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需要正確引導。重視溝通——初二的學生進入到了青春期,比較逆反,和家長的交流逐漸變少。
對一味地說教非常抵制,所以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給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導和正確觀念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軌道上發展。
第三,初二是初中相對重要的一個階段,課業負擔比較重,家長應想方設法找到孩子的優點,多給孩子一些贊賞,盡量做到多引導、多溝通、少指責。
(1)家長應與孩子平等交流,如談理想、學習動力、娛樂、事業心、為人處世、交友、處理家庭問題等,在言語中多了解孩子,才會有切入點去適時教育和引導。
(2)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3)提高孩子成績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長應設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績。用過速讀記憶訓練的朋友都知道,對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閱讀能力、思維等都有很好的幫助。
(4)家長要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學會傾聽,與孩子做好朋友,這樣他就會把小秘密分享給你,學會共情,認真傾聽,詢問孩子時,態度也要正面的,自己不要夾雜負面情緒,在孩子的秘密上面一定要保密,做到彼此信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