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聽話,在叛逆期,說明孩子需要獨立,有時候和家長發生沖突是正常現象,這時候作為家長需要耐心地教育,不能使用暴力,那樣只會產生一定的反作用,甚至會讓孩子更加逆反,走上不歸路。
孩子特別叛逆咋辦
1、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孩子無法達到家長的標準,會產生自責和不滿的情緒。家長也會難免責備孩子。在責備和不滿中,孩子的表現就更加差勁,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反之,如果家長能降低標準,孩子的點滴進步鼓勵夸獎,就能增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的表現更加突出。
2、擺正與孩子的關系。家長要以引導者的身份與孩子相處。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意識,有自己的人生,不是依附于我們的存在。
如果,家長在與孩子的相處中,不要以權威者教育者的身份,對孩子加以指責,發布命令。雖然我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但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有被控制、被擺布的感覺,是孩子失去自覺和主動性。
3、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想法。“人之初,性本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的都有向善向美的本性。
我們不能因一時孩子的想法或者做法不符合我們的標準,交否定孩子、干涉孩子。或許孩子一時的判斷或者做法并不正確,我們也要相信孩子,能夠在錯誤中不斷地修正。
4、嘗試對孩子放手。給孩子機會自己做一些事情,做一些選擇,孩子能夠在實踐中獲得成長經驗、學會承擔責任、更能理解家長的不易和良苦用心。
孩子嚴重叛逆的表現
1、不易控制情緒。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煩躁易怒,不喜歡聽父母的嘮叨,否定大人的意見,甚至還可能和父母發生正面沖突。
2、存在反抗心理。叛逆期的孩子存在反抗心理,不愿意學習,上課故意不認真聽講,對于父母或者是老師布置的任務,不會主動,努力的去完成,做事情拖拖拉拉,還可能故意出錯,來表達歲父母或者老師的不滿。
3、反感成人。對于叛逆期的孩子比較反感成人,不愿意跟父母或者是其他成年人在一起,不愿意和成人交流溝通,在家里喜歡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大聲的唱,跳,坐著感興趣的事情。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和同齡人在一起玩耍、交流、溝通。
4、以自我為中心。對于叛逆期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做事情不考慮后果,總是擺出自以為是的架勢。
孩子在叛逆期怎樣去溝通
1、不要把談話搞成教育
有許多家長認為自己是家長,常常以高姿態的方法介入,那么他們與孩子談話的時分,便是一種徹底不對等的聯系,總是會把一次融洽的談話,搞成一場極其為難地說教活動。在咱們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分,千萬不要選用說教的方法。這個時分,咱們恰恰應該忘掉咱們自己長輩的身份,這樣咱們就與他們平起平坐。
2、仔細考慮孩子提出的要求,慎重回應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于背叛期的孩子很動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孩子商洽,使孩子一開始就與家長敵對。正確的做法是先告知孩子我要仔細考慮一下,然后再以孩子能承受的方法來回應。
3、批評的話,鼓勵著說
許多爸爸媽媽都喜愛借著批評的名義,打擊和嘲諷孩子:我怎么生了你這個沒用的東西?剛講的就忘了,你是豬嗎?這樣的言語,最后不僅達不到教育作用,還會傷害孩子自負,損壞親子聯系。想要真實讓孩子前進,無妨試試“批評的話兒鼓勵著說”。
4、從孩子的視點來考慮問題
孩子們的世界,有或許比成人的世界還要雜亂。然而,許多家長在考慮孩子的問題時,會單純從自己成年人的視點考慮。這種視點看待問題,得出的結論,很有或許并不適用于孩子的世界。所以,要想真實能夠與孩子在正確的道路上溝通,和孩子更好的溝通,最重要的,是需求換位考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