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情況下,我會先問明原因,到底是老師留的作業多;還是功課沒學好,覺得太難;或者是玩的時間太長,耽誤了。不同原因要不同對待。
孩子不交作業家長怎么辦
1、家長要分清原因,不要上來就批評。如果孩子確實是完成作業了,只是作業不知道放哪里了,要培養孩子寫完作業就收拾好的習慣。
2、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因為忘記了,可以督促孩子記錄好每一項作業。
3、如果孩子經常不完成作業,家長要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規劃好作息時間,集中一段時間完成作業,并且陪伴在孩子身旁,直至孩子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4、將孩子的作業量不斷分解,分成小任務,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更好的完成,孩子才能夠盡快的完成作業,獲得成功的經驗,才能不斷的積累自信,變得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寫作業。
5、應該對于孩子按時學習、努力寫作業等表現給予足夠的鼓勵和獎勵,比如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以后一定要帶孩子出去玩,陪伴孩子,言語上給予鼓勵。
孩子為什么做作業磨蹭
1、源于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愛。孩子小的時候,正處于嘗試新的事物,學習各種能力的階段,一定會屢次經歷失敗。這個時候,父母如果因為心急而埋怨孩子,或者忍不住自己動手,越俎代庖,不僅會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還會讓孩子養成做任何事情都依賴父母的習慣。久而久之,即便是遇到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也變得信心不足、裹足不前了。
2、父母對孩子的斥責和批評過多。當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或有所進步時,他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將極大地增強他的自信心。此時,父母應該多給予鼓勵,它能夠使孩子的自信心得以強化。但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對表揚很吝嗇,即使孩子真的做得不錯,也會時不時地潑點冷水,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做起事來也開始磨磨蹭蹭了。
3、懲罰孩子的方式不恰當。直到現在,還有父母固執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體罰可以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要知道,這種行為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作為父母,也許可以用體罰和責罵的方式來改變孩子的行為,卻并不能改變孩子的想法。在家庭教育中,一味地懲罰和打罵只能使孩子感到孤立無援。
4、強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孩子與父母一樣是人格獨立的主體,他們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如果只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就可以支配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就成為了毫無尊嚴和思想的奴隸。
怎么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1、要寫作業環境和氛圍。要有固定的時間,安靜的環境。沒有吵鬧,也沒有電視聲音。大人要在旁邊同樣在學習,可以撰寫文章看書,創造一個學習的良好氛圍,這樣孩子的心才靜下來。
2、讓孩子自己參與制定寫作業計劃。不要總是大人在安排,孩子要學會有自己的計劃,什么時間學習,什么地點學習,大概學習什么內容。家長只是在細節上幫孩子完善,這樣孩子對自己決定的事情完成了,就會有成就感。
3、大人不要逼迫。不要整天跟在嘮叨孩子說,不寫作業,會怎會怎么怎么的,也不要提醒孩子做作業。很多家長比較著急,總是在不停的提醒孩子。越是著急,越會起反作用。
4、要及時提供幫助。家長要向孩子鄭重表明:只要孩子主動來尋求作業上幫助的時候,家長是會幫助,如果不要求幫助,家長是不會過問孩子的,這樣讓孩子養成自主的尋求幫助解決問題的能力。
5、不要打擊孩子。不要總在孩子面前說,別人家的誰誰誰誰,怎么怎么樣,哪門課又考多少,又拿第一了,其實孩子面臨競爭激烈程度一點不比成人小,這樣說會導致孩子嚴重挫敗感。
6、善于發現小孩子的特長,及時夸獎肯定,甚至是獎勵。這樣可以讓孩子產生即時滿足感覺,形成很強的自我肯定,對學習就比較有自信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