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可管得太死,讓孩子“事事都聽話”。也就是說父母不應讓孩子事事都按自己的想法來,讓孩子成為沒有主見的被動接受的機器人,那樣的孩子將來是沒有多少出息的。所以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不處處約束孩子,“有所管有所不管”。
兒子不聽話最有效的辦法
首先,一定要多包容和耐心,因為不聽話的孩子更需要包容,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因為孩子過于聰明,可能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動作比較多、貪玩等,只有多耐心、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夠讓孩子快樂成長起來。
其次,千萬不能呵斥和隨意打罵孩子,因為孩子不聽話,有可能是有叛逆的行為,不能夠因為孩子跟自己對著干,就將孩子隨意打罵,將孩子推到對立面,讓人際關系越來越緊張,矛盾越來越多。
最后,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多溝通、多交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能不聽話就否定了孩子的成長,也要看到孩子變得成熟、變得獨立等進步的一面,同時讓孩子繼續(xù)努力的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才能夠解決不聽話的問題。
為何兒子越來越叛逆
第一,男孩進入青春期,體內雄性激素分泌過剩。10~18歲時,男孩體內的雄性激素會迅速增多,此時因為激素過剩而得不到合理宣泄,男孩們就會變得情緒起伏不定,進而產生一些叛逆行為。從這說,青春期男孩的叛逆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男孩在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發(fā)展出現(xiàn)失衡的問題。男孩在青春期時,內心沖突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這是因為在身體上已經和成人無異的“小伙子們”,開始渴望獨立,渴望自己有支配生活、學習交友等方面的權利,但由于他們初入社會,閱歷尚淺,在很多方面又必須依賴成人。因此,這種矛盾使男孩內心深處沖突頻現(xiàn),自然而然便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叛逆行為。
第三,父母錯誤的引導方式導致男孩叛逆。中國父母教育不聽話的兒子,習慣性的引導方式是“母親嘮叨”、“父親打罵”,這種引導方式必然會引起青春期男孩的反感,因為在他們自己心中一直想給成人傳遞的是這樣的信號,即“我長大了”“我需要尊重”“我有強烈的自尊心”、“我渴望理解和信任”、“我也要面子”……父母批評式的引導方式只會激活青春期男孩體內的叛逆因子。
孩子叛逆的表現(xiàn)有哪些
一、情緒不穩(wěn)
孩子處在叛逆期,脾氣會特別不穩(wěn)定,情緒控制比較差,比如容易激動,因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喊大叫,而且亂發(fā)脾氣,有時總覺得父母特別嘮叨,甚至父母的意見、建議也無法聽進去。
二、破壞性強
叛逆男孩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喜歡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
三、逆反心理嚴重
有很強的反抗心理,總覺得老師對自己不公平或者父母總是約束自己,所以就會試圖與權威對抗,比如與父母吵架、與老師對著干等。
四、挑戰(zhàn)規(guī)則
故意破壞以前制定的規(guī)則,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告訴父母條件。
五、與其他男孩發(fā)生沖突
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喜歡爭搶同一件玩具,喜歡爭搶先后順序,喜歡自己獨享,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
六、脾氣暴躁
叛逆時期的男孩對事物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在父母高大的形象越來越模糊之前,他們渴望擺脫父母的控制,許多父母不能容忍男孩的缺點,缺點,為了讓男孩盡快糾正缺點,父母嘮叨,抱怨,但男孩沒有聽,要么沉默,要么強烈反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