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很多家長常常會因為孩子犯錯而忍不住的對孩子進行打罵。長期的打罵孩子,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到孩子的智商,因為幼兒的神經系統十分的脆弱,如果經常用粗暴的方法來對待他們,就會讓他們的精神長時間處在高度緊張恐懼,害怕等不良的心理狀態,這樣不僅會引起他們的抵抗力變弱,而且還會導致他們的大腦發育受到影響。教育上家長應該采取科學的方法,避免采用暴力的手段。
長期打罵孩子的后果
1.孩子們無法學會我們希望他們學會的。
家長希望孩子可以快一點做作業,當孩子不能盡快完成的時候,他更多的是恐懼。還有媽媽焦慮急迫的情緒。當一個孩子的身心被恐懼包圍的時刻,他本能地會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對付“恐懼”這件事情上。至于媽媽原本希望他做好的事,反而全都拋諸腦后了。
2.安全感缺失。
現在我們常常把“安全感”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是我們真的明白安全感缺失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嗎?擔心是不是寫不好了又會挨打,擔心媽媽今天是不是又會發火?在一個父母情緒穩定的家庭里,一切都是穩定的、可預料的。這個孩子不會著急害怕。他可以在穩固的房子里放心地探索。才有機會好好地做自己。
3.缺乏規則意識。
這就奇怪了,我們打罵孩子,或者嚴格對待孩子,難道不是在幫助孩子建立起“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的規則意識嗎?那些不守規矩,只看臉色的孩子,就是這樣逐漸養成的。
4.缺乏界限,容易被別人侵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社交練習場。一個從小就不斷受到父母“侵犯”的孩子,沒有為自己劃定界限的能力。長大后他們在外部世界,也不懂得為自己劃定界限,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
5.謹小慎微,害怕犯錯
經常因為犯錯而挨打的孩子,會養成不敢犯錯的行為模式。驅動他們人生向前的動力,往往不是來自內心“想要往哪里去”,而是“哪里離恐懼更遠,我就往哪里去”。
6.無法控制情緒,喜努無常
一個家庭中,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就是這個家庭的情緒處理模式。情緒不穩定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也容易變得喜怒無常,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小也好大也罷,我們都要把他們當成平等的獨立人格的人。朋友之間不都是互相理解嗎?人無完人,誰也不能全對,誰也不是全錯。人心換人心,彼此感化,彼此融和。
我向來不贊成打罵孩子,打罵孩子“撐爹勁”,證明自己能力不夠。任何關系,都是以理服人,德才兼備,最后才是群賢畢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