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長期玩手機缺乏人際交流,缺乏語言環境,所以對語言發育不利;小孩玩手機會導致性格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孤僻,到集體生活中不知道怎么用語言交流,性格不太好,很難融入集體生活,所以會造成兒童情商較低。所以,不建議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玩手機。
小孩玩手機有什么危害
首先,沉迷手機會影響小孩的視力。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致眼睛疲勞、近視等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小孩的學習和生活,還可能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長期的損害。
其次,手機沉迷還會影響小孩的社交能力。過度依賴手機與他人交流,可能會導致小孩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溝通減少,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這對于小孩的人際關系和情感發展都是不利的。
此外,手機沉迷還可能會影響小孩的學習成績。小孩在玩手機時往往會分散注意力,無法集中精力學習。這會導致他們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下降。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首先,家長們需要明白的是,孩子之所以總是泡在手機游戲或者電腦游戲上,是因為身邊好玩的東西太少了。做家長的也不知道什么是孩子覺得好玩同時又是可以玩的。
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家長不讓孩子玩手里的游戲,孩子問:那我能玩什么?家長卻舉不出一個很好的例子。很多孩子抱怨家長各種忙,每天撲在工作上,撲在自己的手機、電腦上,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其實,讓孩子不沉溺于電子產品并不難。雞蛋怎么打碎?最好的辦法不是敲碎、打破,而是從內里破碎——用溫暖的力量孵化它,讓它獲得成長,自然會“破殼而出”。教育孩子也要這樣,不是通過外力逼迫他,打罵他,而是用愛的力量,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樂趣。越是能從父母那里得到關注和關愛的孩子,越不容易沉溺于電子產品。當然這里說的關注和關愛指的不是每天逼著孩子寫作業,上補習班,而是單純與孩子相處,陪伴孩子,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語言激勵孩子。孩子需要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活生生的爸爸媽媽,而不是手機爸爸,手機媽媽。
如果我們不注意這個問題,早晚有一天,孩子成了手機的孩子,父母成了手機的父母,親情之間的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不存在了,只剩下冷冰冰的人機交流,那將是一個多么可怕的情景!
其次,我希望家長們不要那么怕自己的孩子。沒錯,當你要求孩子放下手機或者關掉電腦的時候,他們可能會不開心,甚至生氣。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要一味地遷就他們的行為。孩子對家長的一些要求和決定不滿意,這沒什么大不了。承認并接受他們情緒,別害怕給孩子在用屏上設置限制。
最后,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你可以很輕松地對孩子說“別玩手機了,到外面玩去”,但卻很難抗拒手機的“魔力”,過一會兒不拿起來看看就渾身不舒服,看到有人發朋友圈,一刷就是半個小時。如果你每天花好幾個小時玩手機、用電腦或者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看微信,很容易讓孩子跟你產生距離感。正確的做法是,經常帶孩子散散步,或者一塊兒讀一本書、畫一幅畫。當孩子看到你不用手機和電腦也能玩得很開心時,他們就會開始模仿你。
孩子手機依賴怎么辦
第一,多帶孩子出去玩,讓人——機分離。
1、多帶孩子和大自然接觸,讓孩子發現更多有趣、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天天在手機上看那些摸不到、感受不到的東西。
2、孩子減少了和手機接觸的機會,自然難以形成依賴。
第二,明確建立玩手機的規則,爸媽定規則。
1、規則是爸媽定的,需要孩子來遵守,不是商量、討論出來的結果,因為孩子肯定想多玩、長時間玩、經常玩。
2、把規則講清楚:什么時候可以玩、玩多久,越是含糊其辭,孩子越容易鉆空子。
3、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就要減少孩子可以玩的機會和時間。
4、規則要有彈性,否則孩子會有逆反心理。
第三,發現孩子的興趣點,發展其他興趣。
1、平時看孩子對什么比較感興趣,慢慢引導孩子往那個方向發展。
2、一定不要逼孩子或者要求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否則本來感興趣的也變成了沒興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