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由于孩子的年齡比較小,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對周圍的很多事物感興趣,就會出現專注力不集中,不能專心做某件事情。要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首先可以從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事物開始,比如玩游戲、玩玩具等,另外還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減少其他因素對孩子的干擾。
兒童做作業不專心怎么辦
孩子寫作業最好有獨立的房間。這個房間不能有電腦,電視,平板,手機等物品。寫字臺,椅子高低合適,保證孩子正確的坐姿。寫字臺上面干凈,整潔,不要有玩具等與學習無關的物品。
家長在孩子一到三年級,應該陪伴孩子學習。主要是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自己學會檢查。陪伴孩子學習并不是死盯著孩子,監督孩子。家長可以做一下自己的事情。孩子有學習上的問題,家長要學會啟發,引導孩子思考。千萬不要直接給出答案。
家長不要任意給孩子布置作業。有的家長為了孩子學習,買了很多教輔讀物,逼著孩子寫。當孩子不愿意寫的時候,就會做出拖延時間的舉動。邊寫邊玩,假裝思考。
環境不要太吵鬧,也不要太安靜。家里其他人可以玩電腦看電視,聲音不要太大。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不要詢問孩子是否喝水,吃水果之類的事情,以免打斷孩子思考。
為什么孩子總是馬虎不專心
因一:孩子情緒不佳
比如孩子放學想先玩再寫作業,可家長讓其先去寫作業,因為孩子小會害怕家長,此時孩子就會賭氣先完成作業,但這樣心不在焉的寫作業,質量當然很難保證。情緒干擾的不僅僅是學習,而且容易使孩子誤看誤寫。
這一方面來自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厭煩,另外一方面是學習耽誤了孩子做喜歡的事,造成孩子情緒不佳。當孩子個人感覺不好,投入學習的程度,專注程度就會大大降低!
原因二:家長經常性的干擾
家長平常工作忙碌,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長輩代養,長輩的寵溺,經常不經意間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孩子平時不管是在看動畫片,還是搭積木等,長輩經常是幾分鐘不到,就在一旁問孩子“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水果”“你拼的是什么”等,這樣經常性中斷孩子專注的行為,會讓孩子注意力持續的時間越來越短。
原因三:過早的使用電子產品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孩子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看,眼球轉動的范圍很小,眼珠一動不動,這樣的用眼習慣會影響孩子的視覺廣度!在學習上,視覺廣度弱的孩子連很簡單的題都會做錯,甚至漏題。在生活中,會丟三落四,經常找不到東西。
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學習
1、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心理學研究證明,重復老調重彈,一遍遍說同樣的話,會使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聽力模糊,即明明在聽,心里卻根本沒有。所以,如果父母過分督促孩子學習,孩子就會很被動,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減少對孩子的監督,但應該多告訴孩子作業的積極意義,讓孩子知道作業對自己學習的用處,讓孩子把學習當作自主創業,獨立自主,認真扎實做好學習中的每一件事,以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2、建立對孩子的信心。孩子們首先要有自信,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塑造孩子的自信心。例如,他們不必讓孩子學習超出工作能力的東西,給孩子更多成功的機會。或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和訓練,不要覺得他慢,給他反復訓練的機會。
向好父母學習。父母一定認識一些非常細心的其他父母,他們的孩子很優秀。我們可以向他人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教育經驗和方法,從而達到典型指導和提高的目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