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也是孩子的本性所在。家長在進行教育時,要以正面教育為主,誰對誰錯要一清二楚,也必須因勢利導,根據孩子特性加以引導。也要講出道理,對在哪兒,錯在哪兒,以后怎么辦,要讓孩子自己說,自己認識到以后應該怎么做就行了。
孩子打架家長怎么處理最合適
1、重視并及時制止。
家長發現小孩子之間有打架行為,要第一時間制作。因為孩子的行為往往缺少分寸和力度把握,若放任不管,很有可能造成傷害甚至是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2、不責罵孩子,先查明原因。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打架,第一時間就是指責甚至是動手“教訓”孩子。這樣其實就是在“教”孩子以暴制暴。
其實,不管孩子是打人,還是被打,家長應先詢問具體事情原委,仔細查明原因,理性的分別進行處理。也有可能是孩子先被別人欺負,然后才還的手。這也是在教會孩子遇事沉著冷靜。
并且,孩子在打架后,本身情緒就不好,若是再受到父母的責備,就會把父母對他的責罵理解為失望,覺得自己很沒用。經常受到父母的責罵的孩子,自信心也會很受損。
4、家長保持冷靜,不過分干涉孩子間的事。
遇事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哪怕孩子是受欺負的一方,也不應該以野蠻的方式解決問題。因為孩子在一旁看著呢,你此時的所作所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他今后的為人處世。
另外,小孩子之間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家長可給以適當的正確性引導,讓其明辨是非,懂利弊。
畢竟,孩子往后人生終究是要靠自己。如果萬事都由父母來承擔,孩子自身的能力就會變弱,還有可能導致受到更多小朋友的欺負和嘲笑。
5、幫助孩子分析,做錯時勇于道歉。
孩子打架,家長需要明白并通過判斷肇事者是有意還是無意?如果是無意的沖突,父母大可不必上綱上線,得理不饒人。
當了解孩子有錯在先時,應該教育孩子勇敢承擔錯誤,向對方道歉,爭取得到諒解。
但,家長切莫使用高壓政策,強迫孩子道歉。應該俯下身子耐心和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真正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行為,真心實意地道歉。
孩子打架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家長要告訴孩子打架是不對的。但是也要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孩子總是愛打架是什么原因
孩子之所以愛打架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1、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模仿學習暴力、攻擊性行為的對象、機會和途徑,比如通過電視、網絡動畫片等。
2、孩子通過攻擊他人來吸引父母、家人、老師、同學等人的注意。
3、孩子通過攻擊他人達到自己的特定目的,比如讓同學屈服自己,畏懼自己。
4、孩子通過攻擊他人來發泄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心理平衡,比如遭受了比較大的挫折和失敗的時候。
如何應對孩子打人的行為呢
1、不要給予孩子的行為負面強化。
家長的過度反應會讓小孩子感覺到家長的關注,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孩子會不斷去做這個行為。怎么叫不過度反應呢?就是控制你的表情、行為、和語氣。表情盡量不要表現得很緊張,要練習放松,行為不要突然站起來,急匆匆跑過去,或者把孩子訓斥一頓,這都是過度的反應,你跟孩子說話的語氣不要急躁,盡量溫和。
這個需要練習,每次你都要在意識層面提醒自己注意表情,注意行為,注意語氣,先想一下再去做,要練習,持續練習這個。
2、不要給孩子貼上打人的標簽
我們剛才說了負面強化的概念,她的行為你越強化她就越去做。那有負面強化也有正向強化,正向強化就是我在6-14歲孩子20個養育難題專欄里講的一個方法,正向強化能幫助孩子擴大優點,改正缺點。
那具體怎么做呢,怎么才叫不貼打人標簽呢?很簡單,你不要跟孩子總說,你怎么又打人了啊,你不能打人啊,打人怎么怎么樣,這就是負面強化,就是貼標簽,不要總跟孩子說他打人這樣的話,具體怎么說我們后面會講。
3、反思兩件事情
第一,你平時有沒有給孩子錯誤的示范,比如你有沒有打人,有沒有威脅孩子不聽話就打他,如果你有,那孩子會有這個行為就不難理解了。
第二,有沒有給孩子看很多有暴力行為的動畫片,這么大的孩子正處在模仿敏感期,這也是孩子智力飛速發展的一個敏感期,孩子不會分辨好行為和壞行為,一切都會模仿,所以我們要反思這兩點,如果有要改正。
4、正確的處理步驟
一共4步,當孩子打人的時候,我們正確的做法是,走過去,先用動作制止孩子的行為,不是語言,就是把兩個孩子分開,如果孩子打的是你,那你要先抓住他的小手,先用動作制止他打人的行為。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詢問孩子的目的,我們上面說了四個目的了,你可以問問孩子,比如,寶寶是想讓媽媽認真聽你說話嗎?或者寶寶是生氣了嗎?寶寶是太高興了嗎,詢問目的。
第三步,觀察孩子的反應,看你猜測的目的對不對。
最后一步,示范正確的行為,如果孩子打人是為了吸引注意力,你要告訴他,寶寶如果想讓媽媽聽你說話,你要大聲叫媽媽。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表達興奮,你要教給孩子表達興奮的方法,比如拍手啊,比如大笑啊,比如說出來啊等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