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9歲孩子叛逆一般表現為情緒波動,易怒,對成人的反感和挑戰,對權威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尋求獨立和自主權,探索自己的價值觀和身份,嘗試新的行為和冒險,以及追求自我表達和自我實現。
19歲孩子叛逆的表現
1、挑戰權威
由于叛逆期的心理不斷滋生,男孩在叛逆期容易出現與父母對著干,公然挑戰父母、話語過激的行為,并且不斷的試探父母的底線,與父母老師的教育背道而行,厭煩長輩們提的意見。
2、說臟話
男孩叛逆期特別容易學著說臟話,比如:“有個毛線啊?你懂個屁啊”,或者其它一些網絡上的臟言臟語。
3、變得很宅
他們再也不愛跟著父母到處溜達了,只喜歡躲在自己的房間里,看看書,玩玩游戲,有時寧愿發呆,也不愿意跟著父母出門。
4、容易感到煩
有時會因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歇斯底里地大發脾氣。常常把煩字掛在嘴邊,總感覺他們的情緒隨時會爆發一樣。
5、好面子
在同學面前,面子比天還大。常有的表現有:“喜歡吹牛、喜歡名牌、喜歡打扮自己等“。還有的孩子為了面子,學著別人早戀。
6、比較倔強
叛逆期男孩情緒反應激烈,認定某一件東西,就不管父母怎么反對,都得要。認定某件事,即使父母不贊成,也偏偏要去做。
7、容易沖動
叛逆期的男孩好勝心是非常強的,如果和同齡孩子起了爭執,或者是別的事情,男孩一旦激動起來,很容易和對方起沖突,甚至是動手打人。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校會出現男孩子打架事件一樣。
8、厭學
他們每天上學就是在混時間,很向往社會上的生活,常和社會青年混在一起。上課時走神,下課時就想著怎么玩,或者怎么去網吧打游戲。
9、自私自利
現實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見。如果是一個什么都不愿與他人分享,獨占意識很強的人,是很難與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缺少同伴交往的孩子心理脆弱,容易產生孤僻、自卑、破壞行為、攻擊行為等心理問題。因此內心充滿了怨憤。長期處于這種抑郁的情緒中,將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后果不堪設想。
10、不體諒父母
叛逆期的男孩其實挺招人恨的,一方面他們渴望被父母理解,但另一方面他們從不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許是心理還不夠成熟的原因,他們總是讓父母又急又氣、又恨又愛。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關心
1、多關心孩子
親子關系對孩子性格養成有很大影響。有的爸爸媽媽總是喜愛用貶低、要挾的方法教育孩子,還有的爸爸媽媽喜愛掌控孩子生活,讓孩子依照自己的主意去做,這些過錯的教育方法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如果孩子常常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關心保護,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他們更愿意跟爸爸媽媽商量,就不簡單有叛逆的問題。
2、尊重孩子的特性
每個人成長環境不同,特性特點也有所差異。有的孩子特性溫文,有的孩子心里十分堅強。如果孩子特性靈敏易怒,家長要多聽聽孩子的主意,給予他們滿足的尊重與自在,千萬不要“硬碰硬”,這樣會使親子關系變得愈加融洽。
其實,孩子叛逆有很多種體現,家長要仔細調查,多跟孩子交流,給予他們滿足的尊重。發現孩子做得不對時,要及時跟他們交流,多給孩子些了解,鼓舞孩子多種嘗試。這樣一來,也能夠避免孩子的叛逆問題。
3、家長要多調查孩子
作為家長,平時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多調查,多注意孩子每天早上去上學時的表情與反應,以及放學回到家的表情與反應。如果送他上學時他很快樂很開心,但放學回來時不開心不快樂了,那你們就得多問問孩子在校園發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與同桌、同學之間鬧矛盾了,還是教師布置的作業沒做好受批評了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4、家長要操控好本身的心情
有的家長面臨孩子的叛逆期不能操控自己的心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頓打罵,還有甚者,會將新賬舊賬一起來算,越想越憤慨,越打越憤慨,而孩子也是越被打越犟,結果雙方都是越來越火,還會形成孩子斗氣出走的局面。
家長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1、給孩子一個更大的空間,遇到孩子暴躁的時候往后退一退,要主動發現孩子的優點,淡化孩子的缺點,首先平息自己的焦慮,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避免與孩子發生電光火石一樣的碰撞,等到雙方平靜下來的時候再進行交流。
2、盡最大可能對孩子的行為強迫自己給一個合理的解釋,暫時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
比如今天孩子又不寫作業了,又玩起了手機,那么我們可以先放緩自己的情緒,提醒一下孩子控制好時間,分清主次。不要頻繁的提醒和怒罵,因為你這樣的做法無疑于搗亂和干擾,引起他更大的反感和反擊,最后的結果就是雙方劍拔弩張,互相傷害。
等到孩子玩夠時間,讓他自覺放下手機,如果還不行,可以轉移目標,比如讓他吃飯,或者帶孩子出去溜達一陣,不要直接逼迫他學習,用行動軟化他,等他自己反省。
3、順勢而為,跟著孩子的情緒走,比如安排孩子做一些具體的能付出體力的事情,幫助孩子找思想和精神的領路人,樹立榜樣。
家長要善于服軟,看見苗頭不對趕緊軟下來,該道歉就道歉,家里不用說理,尋找孩子的優點進行表揚式花式夸獎,期間加進去一些對他需要注意的一些提醒,孩子很容易接受。
與孩子處好關系就像朋友一樣,家長也要學會道歉,一定不要跟孩子較真,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一較真起來就會針尖對麥芒,各不想讓。用“夸或抬高”他的說法和娃交流,孩子就會軟下來不在懟人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