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十三歲正是叛逆期,但也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性格和思想。在這個階段,父母要關心孩子變化尊重孩子的想法。經常和氣跟孩子溝通交流,避免對孩子用粗暴的話語,給孩子講道理,培養教育孩子尊重長輩,養成良好品行習慣,家長也要做好榜樣。孩子會慢慢地就不頂嘴了。
孩子十三歲了總是和父母頂嘴怎么辦
1、父母要善用權威。
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有理有據,如果因為自己的情緒或者失察,冤枉了孩子,一定要及時道歉。給孩子道歉不會使父母損失權威,反而使父母更加值得尊敬。
2、要走出溺愛的誤區。
如果孩子已經被溺愛,又想糾正孩子的行為,態度一定要堅決。不能因為孩子一句“我討厭你”就動搖、妥協,因為一旦被孩子打敗,再想糾正就會更困難。
另外,要保持情緒穩定不急躁。糾正孩子頂嘴的習慣,不是一兩次就成功的,父母氣急敗壞,就容易自行放棄,達不到糾正的目標。
3、注意言傳身教的力量。
家長們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人之間,包括媽媽和爸爸、和奶奶,不要總斗嘴,有事好商量,這樣孩子會覺得,事情是可以心平氣和的解決。
4、多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
孩子有什么困難,有什么過錯,不要第一反映就是責怪,應該多了解來龍去脈,幫孩子分析原因,給他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孩子才愿意把父母當成心靈港灣,才不會用頂嘴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不屑。
家長怎么與十三歲孩子溝通
1、聲調需要降低
家長們要學會降低聲調說話,如果不會的話就可以刻意壓低聲音,也就是音量,不要太大聲,也不要使用太多的否定語氣,可以采用溝通的方式,采用語氣詞來緩解。
2、情緒冷靜下來
家長如果自己的情緒在一個爆發的邊緣的話,不要著急和孩子溝通,可以先穩定下自己的情緒,通過轉移注意力或者先做其他的事情,等休息或者飯后的時候在和孩子冷靜的溝通問題。
3、要坐下來談話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有兩種情況,一是家長坐著,讓孩子站在對面聽著,就是犯錯了被數落的狀態,還有一種就是孩子坐著,家長居高臨下的指責,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這兩種都不是有效溝通,建議家長和孩子都坐下來,面對面的溝通談心才最有效。
4、說話注意措辭
我們大腦在氣憤的情況下,可能會不受控制說一些傷人的氣話,或者是帶壞孩子的臟話,建議家長說話時要經過大腦的思考,仔細措辭,然后再和孩子交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孩子情緒不穩定怎么辦?教你幾招解決問題
1、當孩子處于情緒壓力之下,家長應提供幫助,讓孩子擺脫壓力狀態。
當孩子陷入情緒時,他們的應激系統會被激活。此時,我們需要給予孩子幫助,例如共情他們的感受,傾聽、陪伴并擁抱他們,這有助于他們從壓力中解脫出來,激活“理性大腦”。長此以往,孩子的“理性大腦”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2、與孩子保持溫暖、積極、穩定的互動關系。
長期被忽視,長時間得不到成人回應,會激活嬰幼兒的壓力應激系統,影響其大腦發育。因此,溫暖、積極、穩定的互動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至關重要。父母與孩子的每一次游戲、撫摸、微笑、擁抱、同步互動,都是對孩子的積極刺激,在嬰幼兒時期尤為重要。
3、不要在孩子處于情緒之中時提出問題或建議。
當你給孩子提出一大堆建議或者問題時,他的“本能大腦”會啟動。他的問題的確需要解決,但當下并不是最好的時機,只有當杏仁核脫離激活狀態以后,他才能和你一起思考、解決問題。
當他處于放松狀態時,及時、適當的提出建議,他們不會反駁,反而很自覺的去接受建議。
當孩子鬧脾氣時,大人不能著急,我們要接受孩子的這種脾氣,當他們情緒穩定下來在進行教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