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20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卻不成熟。但是,在他們的心里卻會認為自己已經很成熟了,不希望家長的指點。平時,父母要像朋友一樣與他相處,不要動不動就端長輩的架子,其實,他們也很希望爸媽像他們的朋友一樣,可以談心,在迷惘時給他們指點,千萬不要大聲地責罵。
20歲的孩子叛逆怎么辦
1、首先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20歲孩子已經成年了,父母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和用成年人對成年人的溝通方式和他談話,而不是再采取訓斥孩子的教育方式了。這樣他會感覺到被尊重,自尊的需求得到滿足,他也會開始反思自己的一些言行了,也會慢慢改變的。
2、對于20歲叛逆的孩子需要搞好親子關系,親子關系大于任何問題解決的辦法,如果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系好,孩子就會為了家長或者為了自己以后的東西做出自律性更高的行為。
3、需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比如引導孩子從別人讓自己學習到自己自主學習。所以有時對于孩子叛逆,需要讓孩子像一顆種子一樣內在有力量,當從別人變成自己要去做引導到正常方向時,種子一定會發芽,其內在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大。
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教育
1、父母的陪伴是最溫暖的良藥
父母的言行決定孩子的言行,父母的教導決定孩子的為人處世,多多陪伴孩子,拿起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回憶過去的快樂,和孩子講述一下自己年輕時的不易,讓孩子知道父母辛苦工作的不易,讓孩子知道只有自己成功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2、培養孩子的判斷力
給孩子推薦一些書籍或者紀錄片,培養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被網上的言論影響。尤其是女孩子容易被一些電視劇影響,在吃飯時或者寒暑假在家,電視上可以播放一些紀錄片比如《地球動脈》、《航拍中國》或是一些了解歷史的紀錄片,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學習。
3、幫助孩子識別身邊的朋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的選擇也很重要,可以用溫和的語氣了解一下孩子的朋友,朋友的性格或者學習狀況,有很多本來很乖的孩子因為在成長階段,或是在遠離父母的大學階段交到了“壞朋友”而被影響。
4、必要時要有父母的威嚴
家長掌握著孩子的財政的大權,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一吵架就喜歡離家出走,還生怕孩子在外面過得不好,給孩子不少零花錢,父母越來越溺愛孩子,孩子翅膀隨著零用錢增多越來越硬,家長也就越來越管不住,因此必要時父母的態度強硬一些,壟斷孩子的財路。當然,這是無可奈何時再用的方法。
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父母要避開三件事
1、避開沒必要的批評
很多中國父母關心孩子的方式就是有事沒事跑去刺孩子一下,明明是想要了解孩子的生活,為了孩子著想,可偏偏說盡了傷人的話。更有甚者試圖通過“激將法”來讓孩子發憤圖強,例如捧高別人、貶低孩子。
殊不知,你們的這種方式不僅無用,還可能把孩子越推越遠,甚至讓他們在沒必要的批評聲中變得逆反,你越是批評,孩子越要跟你對著干。
從心理學上來解釋,自我改變是需要力量的,也就是內驅力來完成。每一次改變,都需要孩子拿出內驅力來破除舊習。偏偏罪惡感是最容易扼殺力量感的東西。
父母的每一次批評,你們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指責,都會剝奪孩子的力量,反而讓他們不敢或者不想去改變。建議各位父母學會跟孩子好好溝通,教育青春期小孩時,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的內在心理變化上,而不是外在行為改變上。
2、避開沒必要的嘮叨
曾經有機構針對中小學生的親子聊天內容開展過一次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中國父母與孩子交流的首要話題是學習,比例高達67%以上。”
其次,也有機構認為,除了學習以外,父母還會特別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問題。而以上兩個偏偏是青春期小孩最反感的話題。
對這個年齡段的小孩而言,他們更喜歡追求自由和刺激,父母的一聲聲嘮叨,就像是咒語一般,束縛著孩子那顆想要“叛逃”的心。
如果說在孩子青春期以前,父母的話是“黃金”,那么在青春期以后,你們的話就變成了“垃圾”。自我意識蓬勃發展的他們,壓根聽不進去父母們的叮囑,一句話重復三遍,孩子準會嫌煩。
所以,對待這個年齡段的小孩,你在說話的時候越精簡,他們越容易接受,反而不會想著去做叛逆之事。
3、避開沒必要的較量
知名相聲演員于謙曾經在節目上透露,兒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就變得特別叛逆,對父母惜字如金不說,你稍微管一下他便激烈地反抗。于謙對著嘉賓們感慨:“這個年齡的孩子不能去惹。”
可惜很多父母偏偏喜歡反其道而行,孩子越是反抗,越是不理父母,他們偏偏要跟孩子展開一場較量,向著颶風眼靠近,企圖能讓孩子認輸。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孩子愈發叛逆,恨透了父母的專制,對自由更加向往;而父母也傷透了心,認為自己為了孩子犧牲一切,可他們卻像仇人一樣。
反之,如果你們能學會適當示弱,把主動權和選擇權交到孩子手上,往往能夠以退為進,才更容易贏得孩子的心。另外,青春期的小孩其實表面上看著囂張跋扈,實際上內心脆弱,經常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和否定,也時常對未來感到畏懼和迷茫,他們更需要父母的理解、接納和鼓勵。
如果父母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多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你們或許能收獲一個不一樣的小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