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做為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想孩子寫作業不拖延,就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和游戲,也不要打擾孩子,在孩子面前多讀書,給孩子一個榜樣。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家長該怎么辦
1、結構化時間管理
引入“番茄工作法”或類似的時間管理技巧,為作業時間設定明確的周期,如25分鐘集中學習,隨后5分鐘短暫休息。使用計時器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逐步提升他們的時間管理技能。
2、目標設定與分解
與孩子共同設定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將大型作業或項目分解為小步驟。每完成一個步驟,都應予以正面反饋或小獎勵,以增強孩子的成就感和動力。
3、創造無干擾學習環境
確保作業區域整潔、無干擾,減少電子設備的誘惑。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學習工具,如字典、計算器等,確保他們可以高效地進行學習。
4、積極的強化機制
建立一個基于正面反饋的獎勵系統,當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或表現出積極的學習態度時,給予適當的獎勵。獎勵應與孩子的興趣和需求相匹配,以提高其內在動力。
5、家長的參與與榜樣作用
家長應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通過自己的行為示范,展現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時間管理能力。與孩子一起閱讀、討論或參與學習活動,可以增強親子關系,同時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6、溝通與反饋
定期與孩子進行開放、誠實的對話,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挑戰,共同探討解決方案。提供建設性的反饋,鼓勵孩子自我反思,逐步培養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
第一個,不愛,就是他對一個件事情不感興趣,覺得沒意思。但如果你讓他去看電影、吃麥當勞或者玩游戲,可能他跑得比誰都快。
第二個,不必,就是他對這個事情不重視,沒太必要做。比如說你叫他寫作業,他拖拉磨蹭,但如果他作業沒做,明天要被老師給批評、懲罰,估計他就很重視了,人往往都會因為“趨利避害”而重視。
第三個,不敢,孩子對要做的事情有一些畏難情緒,不會做,或非常傷腦筋,于是不想去面對,左右搖擺心不定。
第四個,不急,因為你過去催催催,一方面對他造成了免疫,另一方面也無形中給他貼了標簽,所以,把“拖拉”當正常了。你信嗎?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陪伴孩子閱讀: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我們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他喜歡的書,這樣孩子就會慢慢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
2、陪伴孩子預習:低年級的孩子可以在家長的帶領下來預習,中高年級的孩子就可以自己預習啦。
3、陪伴孩子寫作業:家長要給他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寫作業前把要做的事情都完成,然后再坐下安靜的寫作業,對于孩子的坐姿,作業認真程度都是需要我們的家長時刻提醒的。
4、養成檢查作業的好習慣:對于寫 完的作業要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檢查的習慣,先檢查每項作業寫忘了沒,再檢查他的對錯,要讓孩子自己去找錯誤點,然后去改錯,這樣會比家長直接指出來告訴他效果要好很多。
5、嚴格要求作業格式:比如在寫每項作業前最好寫上日期,在日期的上下方各畫一道橫線,這樣看起來更規范。
6、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家長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只有成為了朋友,孩子才會敞開心扉和你說出他的心里話,這樣溝通起學習的問題才能更加順暢,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