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撒謊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通常情況下,孩子撒謊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為了避免懲罰或責備,第二種是因為想獲得別人的注意或贊揚。通過撒謊,孩子可以獲得某種利益或者避免某種不利的結果。
說謊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第一種是游戲性的說謊。孩子們可能會因為好玩、有趣而說謊。有些人想通過說謊的方式,使別人受到懲罰、被人嘲笑,從而得到樂趣。甚至有些開玩笑的謊言,也屬于此類說謊動機。比如有人在愚人節的時候,告訴自己的同桌,“老師叫你去辦公室”,等同桌發現自己被騙了之后,他們會大笑不止。
第二種是逃避懲罰的說謊。孩子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違反社會規范,都不希望自己受到懲罰,為了逃避懲罰,就會選擇說謊來掩藏自己的錯誤,這樣就產生了一種逃避懲罰的說謊動機。例如小明摔碎了姑媽家的花瓶,為了逃避姑媽的責備,他就很有可能在姑媽詢問的時候裝作一無所知。同樣地,如果有些同學在考試的時候作弊,為了逃避處分,他們就很有可能表現出無辜和被冤枉的“受害者”姿態。
第三種是獲取利益的說謊。有時候說謊可以給人帶來某種利益,這種利益不僅僅是金錢等物質利益,還包括其他的利益。比如說,有些人在學術方面造假,因為較高的學術地位可以帶來較高的社會地位。如果假裝自己家中特別貧困,就可以獲得學校和國家給的貧困補助,那這些人很有可能會在陳述自己家境的時候“添油加醋”。
第四種是自我夸大的說謊。有人為了夸大自己的財產、成績等而說謊,因為這樣可以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欣賞,提升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除夸大自己的長處以外,有些人可能為了博得他人的關心與同情,從而夸大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比如小強這次考試考得一塌糊涂,可能會受到別人的嘲笑或家人的責備,但是如果小強告訴大家,他是帶病去考試的,那么人們便覺得考砸這件事并不是小強的錯了。
第五種是保護他人的說謊。這通常被稱為“善意的謊言”,也稱為“美麗的謊言”。有些人說謊不一定是為了自己,也可能是為了保護他人不受傷害。在社會交往中,為了避免對方尷尬而說謊,這樣就可以避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因為有些實話可能會使他人得到意想不到的后果或是受到懲罰,人們會為了保護他人、避免不好的后果或是避免他人受到傷害而說謊。如果小明的朋友來到他家,不小心弄壞了他最心愛的玩具,當朋友感到非常抱歉、不知所措的時候,為了減輕他的自責,小明就會告訴他這個玩具本來就有質量上的問題。這種謊言帶有很大的善意,是維持人際關系的一種方法。
孩子說謊家長要怎么做呢
1、首先家長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知道孩子撒謊了,但是是自己承認的,家長可以適當地開導以及教育,告訴孩子這個事情的嚴重性,并且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可以舉一些自己小時候成長的經歷去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而不是覺得一句再也不會了,草草結束,所以家長面對孩子這樣的問題,就得先控制自己的情緒。
2、分析孩子撒謊背后的原因;孩子撒謊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認真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去幫孩子分析,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建議家長一定要認真地分析原因再去追究責任,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且下次不會再次出現這樣的問題。
3、父母以身作則;“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要想孩子不要撒謊,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謊,即使是善意的謊言,要有選擇性的避開孩子,或者是跟孩子解釋,品德的影響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六招幫助孩子改掉撒謊習慣
1、建立信任關系: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讓孩子知道你是可以信任的,并且你會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提供幫助。
2、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有必要撒謊來逃避不想要的任務或懲罰。
3、保持冷靜:當孩子撒謊時,不要失去冷靜,不要用嚴厲的懲罰來威脅孩子。相反,保持冷靜,并嘗試理解孩子為什么撒謊。
4、幫助孩子面對現實:當孩子撒謊時,幫助他們面對現實,并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例如,如果孩子撒謊說沒有作業,你可以幫助他們面對作業,并告訴他們這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做的。
5、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并讓他們承擔責任。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任務或犯了錯誤,讓他們承擔相應的后果。
6、鼓勵孩子說真話:當孩子說真話時,要鼓勵他們,并告訴他們你很欣賞他們的誠實。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說真話會得到獎勵和贊賞。總之,幫助孩子改掉撒謊習慣需要耐心和時間。通過建立信任關系,尊重孩子,保持冷靜,幫助孩子面對現實,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鼓勵孩子說真話,你可以幫助孩子成為更誠實的個體。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