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厭學情緒嚴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多以鼓勵為主,切不可動不動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這樣會嚴重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外,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孩子愛上學習,作為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平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感情,及時疏導。
孩子厭學情緒嚴重怎么辦
1、積極為孩子創(chuàng)建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的舞臺。當孩子的才能得到發(fā)揮,他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會在學習中進步而不是厭學。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一來,當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他的厭學情緒也會逐步消除。
2、重視孩子在學習當中的快樂。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看重的是結(jié)果而不是過程,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孩子厭惡學習。尤其是家長愛拿自家孩子和別的小孩比,這樣孩子的厭學情緒就會只增不減!我們的家長只要看到孩子稍有進步,就應該明確表示贊賞,這樣做孩子才不會對學習感到厭惡和恐懼。
3、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認同,積極幫助孩子解決。當孩子說出最近不想學習的秘密后,父母一定不要馬上“變臉”,給孩子來一番說教,而是要先認同他的情緒,告訴孩子,自己曾經(jīng)也有過類似的情緒。然后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
4、改變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想要孩子愛上學習,要注意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父母首先要做好示范,不要這邊喊著讓孩子做作業(yè),你卻在旁邊打游戲、玩手機不亦樂乎。
這樣的說教其實真的沒有說服力。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靜靜地陪著,或者你也看看書,就算假裝一下也是好的,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5、改變觀念,接受自我。讓厭學孩子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huán)。應認真地發(fā)現(xiàn)厭學孩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從正面子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
孩子厭學情緒是如何形成的
當今有厭學情緒的孩子比較多,程度輕重不同。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孩子缺少良好的生活習慣,于是學習習慣也就沒有建立起來,自我管理能力差,課堂上聽課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學習基礎(chǔ)越來越差,惡性循環(huán)了;
2、孩子在家庭中與父母關(guān)系不融洽,到學校里與同學、與老師關(guān)系也糟糕,對老師的正常要求不能接受,產(chǎn)生破壞情緒;
3、在家庭中孩子得到的照顧太多,依賴心理很強,形成了錯誤的認知和接受知識的方式;
4、家庭中錯誤的交流方式讓孩子養(yǎng)成了錯誤的表達方式,在與老師、同學交流方式不當時被排斥,也容易導致他的厭學情緒的產(chǎn)生。
孩子有厭學情緒,家長要避免說這幾句
1、如果你不努力學習,你的人生就結(jié)束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說過這句話,我也從自己的父母口中聽到過。家長總喜歡把教育與孩子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用諸如“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沒有未來,就只能流浪街頭”之類的威脅性話語來“鼓勵”孩子學習。孩子們的感受——如果我不好好學習,我就會對生活失去希望,我的人生就會被毀掉。
適當?shù)膲毫D(zhuǎn)化為動力。家長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這個負擔太重了。他們沒有信心去承擔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會毀掉自己一生的后果。不僅讓孩子的學習興趣變成痛苦,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焦慮。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厭倦學習。
2、你根本不是讀書的料
有很多孩子對學習沒有信心。學業(yè)失敗的孩子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擔心如果成績不好會讓父母失望,但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經(jīng)歷多次學業(yè)失敗后,他們的自信被重復,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他們的父母也取笑他們,問他們?yōu)槭裁床缓煤脤W習。你永遠不知道如何學習。這樣的打擊。性別歧視的話語會一次又一次傷害孩子的自信心。他陷入了自我否定,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孩子們在學校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犯錯時及時糾正。與其一再地打孩子,不如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3、我教過你很多次了,連豬都會寫了
當孩子和他們一起做作業(yè)時,很多家長一定要抓狂。孩子答題總是出錯,教了很多遍還是寫不出來。有的家長此時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打罵孩子,大聲質(zhì)問:“我已經(jīng)教過你很多次了,豬都懂了,但你還是不知道怎么辦?”久而久之,寫作業(yè)成了孩子們生活中非常痛苦和惡心的事情。
很多家長抱怨教孩子寫作業(yè)很痛苦,但孩子也是如此。一天作業(yè)多次,被罵后的不適沒有辦法擺脫。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孩子們開始產(chǎn)生抵抗和恐懼,最終導致厭惡學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