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有多大?孩子還小還是要給點小小的懲罰,懲罰后還要給他講講道理,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千萬別認為孩子這一次犯錯就不可救藥了,還有要找到會這樣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有過這種情況發生。
小朋友偷拿家里錢都怎么處理的
1、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危害。
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叫偷盜,在現代社會是違法的,成年后如有這樣的行為,嚴重者是需要判刑的,讓孩子明白其危害性。同時,告訴孩子,父母對此事的看法。
2、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錢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不能不告訴父母就偷偷摸摸的拿錢,需要什么東西只要合理,父母肯定給你買。年齡合適的話,可以定期給一些。
3、理解孩子的需求。
小孩有偷錢和撒謊行為該怎么改正?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孩子為什么要偷錢?這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孩子想要什么東西自己沒有滿足他,其實只要是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長可以滿足。
如果孩子在家長這里得到了滿足,他就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告訴孩子想要什么可以給父母說,只要要求合理父母都會滿足,但是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
4、跟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
如果孩子偷錢還撒謊,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進行反思,并跟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家長不要懲罰孩子,要積極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只要家長適當調整自己對待孩子犯錯的態度和做法,與孩子經常進行平等地溝通交流,就能避免孩子瞞著父母作出偷錢的不當行為。
5、適當的給孩子零花錢。
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前提是跟孩子溝通好用錢規則,每一筆進賬和出賬都要有詳細的記錄,這樣做就能引導孩子學會如何管理好自己手中的錢,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財商。
孩子偷錢是為什么?家長這三個要點要知道
1、精神需求高于物質需求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因為肚子餓而偷家里的錢吧?在這一代孩子們的心里,他們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滿足。
而當家長忙于工作,平時不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孩子就是個缺乏親情澆灌的狀態,他需要用出格的行為才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可能之前他小錯不斷,但都沒能增加家長對他的關注,所以他偷拿一次,看看會不會有啥效果。
這是缺愛的孩子,偷家里錢的心理動機。
而可怕的是,如果第一次,家長還沒有幡然醒悟,給孩子時間,給孩子關注,跟他們做心靈上的交流,孩子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偷,因為他們對這種刺激上癮了。
“偷”的刺激,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東西,既然精神上得不到父母的情感,那得到點刺激也不錯。所以,精神匱乏這個原因如果不解決,偷拿錢就會屢禁不止。
2、金錢觀的扭曲
有些家長在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時候,是有所偏差的,要么過度吝嗇,要么過度放縱。尤其是過度吝嗇的父母,平時幾乎不給孩子零花錢,不滿足他們的物質需要,這反而會激起孩子對錢的欲望。
這就像是貧困山區的孩子,因為沒有學習的條件,反而特別渴望讀書,是一個道理。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去得到。
所以,家長要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量入為出,在經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給予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并教會他們如何規劃這些錢。
3、尊重孩子以身作則
我家Coco的零花錢和壓歲錢都是他自己保管,其實他放在哪兒我們都知道,而我和他爸爸的錢放在哪兒他也知道,我們平時拿錢都是互相不藏著掖著的。
我從來沒有拿過他的錢,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拿爸爸媽媽的錢,因為從小就樹立了物權意識,是誰的東西就是誰的,主人擁有決定權。
其實錢和任何的物品一樣,都是有歸屬的,一個孩子如果從小被尊重,他的玩具不會被隨便送人,他就會有這個意識,他不會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別人也不會動他的。這事需要我們家長先以身作則,做到位了,孩子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發現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要怎么辦?這幾步家長要清楚
第一步: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
比如班上每個孩子每個星期都有20塊錢的零花錢,那么家長也要給自己的孩子20塊錢的零花錢,讓他能夠跟同學是同一水平的,這樣他就不會有那么強的欲望去拿別人的東西。
第二步:不要貼標簽,要先溝通
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要了解孩子拿東西的目的,再了解孩子的需求,然后跟孩子談心,要讓孩子有什么需求先告訴父母,父母會在合理的范圍內滿足他。
第三步:要堅守原則
要堅決地告訴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不正確的,你需要什么跟父母說,父母會給你買!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問題極有可能是出在家長的身上,家長要先自查自己有沒有以上這些錯誤的示范,導致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
再通過跟孩子聊天談心,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盡可能去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才能矯正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的壞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