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拿家里的錢,作為家長的千萬不要沖動,要先弄清楚孩子偷錢的原因,根據(jù)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方法幫助孩子改正這種不良習慣。也許孩子只是想買平時喜歡吃的零食,也許是因為一個喜歡的玩具。花錢的目的可能是友誼、滿足感、安全感。
小孩拿家里的錢該怎么教育
不要直接就粗暴的一頓打。很多家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很多時候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甚至會適得其反。
要先弄清楚孩子偷錢的目的。孩子那么小,為什么會需要錢呢,他要做什么呢?玩游戲?買吃的?還是別的原因?這幾個問題你作為父母要弄清楚,這樣才可以對癥下藥。
尋找證據(jù)。很多孩子面對家長的質(zhì)問,往往會死不承認,這個時候如果家長脾氣不好非常容易激怒,進而就演變成家庭暴力。所以,當你準備找你的孩子進行秋后算賬的時候,證據(jù)一定要有,讓你的孩子無話可說。
找到證據(jù)并不是就只是簡單的讓你的孩子承認錯誤就完了。你需要告訴你的孩子他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他的這些做法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必須要改正。
平時注意多關心你的孩子。孩子偷家里錢可能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是家長的疏忽,對孩子缺乏關心也是重要的原因,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跟孩子的溝通。
小孩拿家里的錢,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1、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偷東西就是為了買一個玩具或零食,在他們看來拿家長的錢,并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隨意對孩子進行責罰,容易就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變成一個敏感而又自卑的人。
2、破壞親子關系
家長應該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家長并不了解孩子為何偷錢就對孩子進行責罰,那么很容易使孩子對家長產(chǎn)生距離感,甚至生出怨恨之心,讓孩子很容易對家長封閉內(nèi)心,什么事情都不與家長溝通,嚴重破壞親子關系。
3、孩子破罐子破摔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對于一些比較叛逆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隨意就對他們進行責罰,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心理產(chǎn)生扭曲。爸爸不是說我偷錢嗎?那么我就繼續(xù)偷,孩子會生出與家長對抗的心理。
如何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談論為什么要買
去逛街購物時,別忘了和孩子對話,告訴他們購買的原因,是來自廣告的影響,還是價格便宜,還是質(zhì)量可靠。如何從同類商品中進行選擇,這些問題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消費觀念。此外,如何存錢,怎樣花錢,為什么捐款,為何有的東西不會立刻購買,而是等待時機,如何合理利用金錢,避免浪費等問題,都可以成為父母和孩子間的對話主題。
節(jié)儉的意義
購買二手貨,循環(huán)使用水資源、充分利用紙張、生活用品,這些行為都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金錢觀的機會。向孩子解釋做這些事,不僅為了省錢,也是為了保護環(huán)境。
學會掌控金錢
掙錢需要技能,花錢需要智慧。財富可以裝點人的外表,但知識和品質(zhì)才能衡量一個人的內(nèi)心。珍惜辛勤勞動換來的財富成果,同時也避免讓各種誘人的財富象征成為追逐的終極目標,孩子將因此獲益終生。
不能只說“太貴了”
生活中總有很多地方要用到錢,也有很多時候不應該花錢。要告訴孩子是否購買一樣東西的原因。因為,花錢的原因并不僅僅源于能夠買得起。經(jīng)常使用這樣的語句:不應該這樣花錢,是因為……,或者說:這件商品不值得買,因為……不要單純地強調(diào)不買的原因就是“這個太貴了”,這句話會讓孩子覺得:只要負擔得起,就可以買。
帶孩子去銀行
去銀行存錢時,最好帶著孩子去,讓孩子體驗存款的形式和意義,并懂得未雨綢繆的重要性。
讓孩子了解財政困難
如果家中遇到資金困難,可以對孩子開誠布公地講,但是不要過多地描述細節(jié),只要讓孩子理解,金錢并不是手里的神燈,想它什么時候出現(xiàn)就出現(xiàn)。
區(qū)分需求和渴求
即使是小孩子也懂得索取關愛、玩具等有形或無形的東西。但是,在商品的世界里,需求和渴求就變得有所區(qū)別,例如咖啡杯,父母可能需要一個咖啡杯,來滿足日常需求,但是,父母卻想要一個價格十分昂貴的咖啡杯,這種心理上的渴求可能并不符合經(jīng)濟狀況或者實際需求。因此,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的能力,讓他們也懂得區(qū)分這兩者間的差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