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經常吵架會使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懼,導致對生活產生負面情緒。長期處于這種不穩定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同時也會影響其學習成績和社交能力。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1、性格存在缺陷
父母吵架的時候,孩子會感到恐懼、害怕、自責!你們吵架的兇狠樣子,深深地印在孩子心里。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一般存在缺陷,有的變得敏感自卑,有的膽小怯懦,有的孤僻叛逆,還有的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傾向。
2、缺乏安全感
父母經常吵架,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愛患得患失,時刻擔心父母會分開,或是不要自己。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還可能認為父母吵架是自己造成的,加重了心理負擔。這樣長期被恐懼、不安和緊張的情緒折磨,會讓孩子的安全感嚴重缺乏。
3、學習容易走神,甚至厭學
家本應是孩子溫暖的港灣,如果孩子長期處于爭吵的環境中,會讓他們的心情煩躁不安,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甚至是厭學。
4、影響婚姻觀,以后的婚姻容易不幸福
由于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就會讓孩子長大以后非常懼怕婚姻,甚至不想結婚,擔心結婚以后會出現和父母一樣的情況。
如果無法避免爭吵,家長該如何緩解對孩子的傷害
1、當著孩子的面和好
當著孩子的面爭吵,自然也需要當著孩子的面和好。夫妻間要盡量避免長時間的沉默,及時地向孩子展示雙方理智的一面是十分重要的,告知孩子知道父母已經和好,不要讓孩子反復回憶父母失控的狀態。與此同時,要向孩子解釋爸爸媽媽并不是感情不好,只是思想上有一點沖突,而現在已經完全解決好了,以便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2、勇于承認錯誤,向孩子道歉
父母向孩子道歉并不是難為情的行動,父母應該主動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讓孩子了解到吵架是錯誤的行為,并向孩子道歉,讓孩子認識到父母雙方之前激烈且負面的爭吵屬于父母行為上的錯誤,而不是自己的問題,由此把對孩子心理上的傷害降到最低,盡量消除對孩子造成的消極影響。
3、不在爭吵中使用身體攻擊、脅迫方式
在夫妻雙方爭吵時,千萬不要對對方或者自己進行身體上的傷害,這樣會讓孩子學到對爭吵錯誤的解決方式,且會讓孩子有恐懼心理。家長一定要記住,暴力行為會對孩子心理造成無法磨滅的陰影,這將是終生無法彌補的。
父母如何給孩子快樂的成長環境
減少吵架的頻率
父母已經是成年人了,所以雙方有矛盾之后,盡量找到更符合邏輯的解決辦法,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抱怨,倘若總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孩子的內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要盡量減少吵架的頻率,更不要破口大罵或者亂摔東西,學會理性溝通。
吵架后和孩子解釋
可能有些父母的脾氣比較暴躁,所以忍不住在孩子面前爭吵,那么事后也一定和孩子進行了解釋,雖然孩子年齡比較小,但是他們可以察覺到父母之間的關系是否變差,不要覺得吵完就沒事了。可以告訴他們爸爸媽媽只是為了一些事情做爭論,并不會破壞之間的感情
告訴孩子,不是因為他
大多數孩子看到父母吵架的時候都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所以要盡量和伴侶出現吵架行為,從而讓孩子產生愧疚心理。要告訴孩子自己吵架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孩子本身,而且也應該和他們講清楚因為什么事情而爭論,唯一不變的就是父母依然愛你。
足夠的關愛和保護
父母看到孩子不開心的時候,要盡量給他們及時的情緒反饋和關注,而不是不愿意包容他們的不良情緒,只有這樣才能生活在一個安全的家庭環境中,有利于未來的成長。當然也應該竭盡所能保護自己的孩子,這樣才能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