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和你對著干時,首先要冷靜下來,不要激動和想要爭斗。我們需要盡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情感,以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在面對孩子的挑戰時,我們可以給予他們尊重和傾聽,借助引導和解釋的方式來引導他們正確的行為和思考方式。
孩子和家長對著干是啥心理
青春期的叛逆期: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現逆反心理,他們開始獨立思考,追求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與父母產生沖突。
溝通不足:有時候,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可能存在障礙,導致雙方無法理解對方的想法和需求。
家庭教育方式:過于嚴厲或溺愛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抵觸情緒。
缺乏信任:如果孩子覺得父母不能信任,可能會產生對立情緒,以對抗父母的權威。
壓力過大:學業、社交等方面的壓力可能使孩子情緒波動,與父母產生矛盾。
模仿父母: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如果父母經常與孩子發生沖突,孩子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
隨著孩子的身體一天天長大,青春期的性征都會有所體現。伴隨身體的快速發展,心理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那就是開始試圖擺脫家長的束縛,希望從家庭走向社會。感情從對父母的依戀轉為對同伴、朋友的依賴。對大人的觀點開始懷疑,也就是不管你說什么ta都喜歡質疑,不像兒童期那樣聽話。主要表現:
1、不希望被管束太多。渴望自由和民主,凡事有自己的主張。如果家長管太多了就自然流露出不滿甚至逆反。
2、喜歡辯論,容易鉆牛角尖。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見解,更喜歡和大人唱反調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而且比較偏執,有種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勁頭。
3、不喜歡和大人溝通。有了自己的心事,喜歡和自己的同伴說,卻不再喜歡和家長分享。有時我們非要想了解,ta就覺得隱私被侵犯,很可能勃然大怒。
兒子為什么總跟父親對著干
1、過度溺愛。一些家長不注意教育方式,一味地溺愛孩子,凡事都會滿足孩子,時間一久孩子便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心態,尤其進入青春叛逆期,自我意識更加強烈,若是不能如自己所愿,更是目中無人故意跟家長作對。
2、父親角色的缺失。很多家庭多是母親承擔起來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的責任,而父親只需要好好工作養活家庭即可。在這個過程中,母親對孩子的嚴加看管,很容易激發孩子的逆反情緒,因此與母親對著干再正常不過。
3、強烈的好奇心。孩子出現和家長對著干的情況,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強烈,對于家長,平時跟孩子說的:不準、不要、不可以等等,一類限制孩子行為的事情,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好奇。
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只不過大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對事物了解也不是很片面了,可是孩子不一樣,孩子內心是天真的,越是禁止他們去做什么事,他們越想要去探究家長所禁止的事情,到底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