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陪伴,騰出足夠的時間陪伴他寫作業,要勞逸結合,他喜歡什么寫完作業就陪他玩什么,要他養成習慣了就好了。他寫作業時你們不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陪他。
小孩不做作業怎么辦
孩子不想寫作業,我們首先要和孩子溝通分析原因:
1、孩子不會寫,在學校沒有聽懂。
2、孩子對作業不感興趣。認為寫作業是老師父母強迫我做的事、是一種懲罰,沒有學習的動力,所以孩子不想寫作業。
3、孩子想玩,認為寫了作業就沒時間玩了。
4、家長原因。首先家長認為輔導作業是一件累活,給孩子傳遞了負面的情緒影響。其次家長沒有了解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在發現孩子寫作業不認真時一味的指責,導致孩子更加無助,而喪失學習興趣。
了解自己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我們再來解決問題。
1、家長輔導。孩子在這作業不會的地方,家長首先要耐心的引導孩子思考、理解,慢慢的完成作業,態度要和藹,不要馬上指責孩子,避免孩子的積極性。特別是孩子在向我們提問時,要及時的把所知的告訴他。
2、激發孩子興趣。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事來激發孩子完成作業,比如作業寫完我們就可以看電視哦,寫完作業我們就可以出去玩了。
3、講道理法。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作業應該自己完成。
4、父母平時要保護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興趣。在孩子對某一件事感興趣時(看螞蟻)家長不要打斷他,這是孩子專注力的發展,孩子很多時候不想寫作業或者作業完成困難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不足。其次,現在很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周末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過度消耗孩子的興趣,孩子自然會出現對學習,作業的厭煩心理。
孩子不想寫作業,家長要慢慢引導,不能一味指責。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家長也是需要不斷學習。平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一起學習,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孩子做作業磨蹭怎么辦
1、“限時法”糾正
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自己估計一個完成時間,然后征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學30分鐘能做完嗎?”確定后,和孩子做個“君子之約”,孩子會欣然接受這個約定,并且努力去完成。
若發現孩子寫作業時有不專心做的表現,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讓他動一動就好,畢竟家是歇息的地方,比學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為,父母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已經做了15分鐘了,加油!”
2、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很多家長都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涂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
其實,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量之門很難打開。這個時候,家長再怎么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試想想,你是不是也這樣做過呢?
3、“中途安撫法”糾正
發現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感到必須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撫摸他的頭,問“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媽媽幫你一下?”
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這時父母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相信你很快會做完的,爸爸/媽媽等著你好嗎?”這種方法,實際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為,然后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4、激勵法
盡量想一些小方法來激勵孩子,或者是一些小獎勵。比如,答應孩子做完作業之后可以看會兒電視,可以干一些他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事,這樣孩子就比較有動力,會自己加快寫作業的節奏。平時也要多表揚,盡可能的說一些鼓勵的話,例如:寶貝,你真棒,今天只用半小時就做完了!家長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要的,逐步改變孩子厭惡的心理。
5、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僅做作業慢,在任何事情上都會磨磨蹭蹭、拖拖拉拉。
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凡事多提醒,讓孩子知道時間的緊迫性。
家長可以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做一個時間表,并明確告訴孩子要按照時間表執行,讓孩子自己掌握時間。
引導孩子自覺完成作業的方法
當孩子出現不愛做作業的情況,家長都會擔心孩子的學習,都會比較焦慮和著急。但是此時家長需要冷靜地對待,先了解清楚孩子不愛做作業的原因,然后針對孩子出現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引導方法。
1、考察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時補漏
首先,家長需要對孩子學過的功課進行一個考察,以了解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當發現孩子由于“偏科”而對不擅長的學科產生挫敗感,于是放棄了努力,也失去了完成作業的動力。此時,家長需要花時間幫孩子把落下的功課補上,幫孩子掌握好學過的內容。這樣孩子會做了才會減少挫敗感和抵觸心理。家長在初期可以稍作監督,等孩子做作業的狀態穩定了以后每天查閱孩子的作業,并針對孩子學過的內容提問,以確保孩子知識都已掌握牢靠,這樣經過一定的時間,孩子就會養成習慣。
2、提升孩子對個別學科的興趣
如果孩子因為不喜歡某一位老師而不喜歡某門學科,甚至不寫對應學科的作業,那么可以和孩子好好講一講老師的辛苦,爭取孩子的理解,此外家長更應該通過一些方法讓孩子體會到這門課程的樂趣和重要性,比如可以給孩子看一些該領域的達人秀甚至傳記題材的電影,讓孩子認識到某位老師并不代表這門課程的全部魅力,幫孩子找到學習動力和激情。
3、教孩子節制和時間管理
對欠缺自制力的孩子同樣需要一定的監督和對知識點的提問考察。同時還應該教孩子合理地分配時間,比如:告訴孩子如果他能利用課間和自習的時間完成作業或者回家以后能高效地完成作業,那么他/她在睡覺前就有一定的剩余時間可以自由支配。這樣孩子學習和玩耍兩不耽誤,也能培養孩子們珍惜時間。
4、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習知識是負擔還是享受?我們對學習的看待方式不同,我們的感受和動力也會有天壤之別。好的學習氛圍離不開家長的經營。猶太民族在孩子小時候就把蜜滴在書的封皮上讓孩子舔,從小就讓孩子知道“書是甜的”。我國自古也以書香門第為榮耀,孩子自小就以讀書為榮為雅。如今也有很多教孩子喜歡學習的引導方法,比如:我們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然后隨著孩子知識面的拓展,孩子在學習中的興趣點也會更多。我們還可以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并結合我們學習的知識去實踐。此外更重要的是:給孩子當好榜樣,如果家里的大人都熱愛學習,都以開拓自己的學識為樂趣,那么孩子自然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當孩子把學習當做享受和自己的權利而不是負擔,那時他們自己就會做好自己的功課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