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孩子初一的時候,對于孩子的成績抓的沒有那么嚴,只要他們能跟得上就行,這就使得孩子學的并不怎么好,存在了較多的問題。到了初二,再有一年就初三了,這個時候家長就開始重視起孩子的成績了,但這時補救還來得及嗎?
初一學不好初二還來得及嗎
孩子初一學不好,初二還有機會能將成績趕上來的。我們常說初二是一道“分水嶺”,也是學生很重要的轉折點,本身學生便處于“叛逆期”的狀態,若是能夠順利度過,那自然也會成為學霸,但若是不能夠邁過的話,那也會成為“學渣”。
當學生順利地通過小升初的選拔,并成為初中生后并不能算萬事大吉,畢竟初中不論是學習深度還是學習的科目都增加了許多,若是學生不能夠迅速適應的話,那成績也勢必會受到影響,出現下滑等情況。
而若是學生的心態不能夠及時地調整過來,自然便會出現成績平平的情況,也會失去原先的優勢,但很多學生和家長卻并不妥協也不甘心,想要做到“逆襲”,而初二學生發力還來得及嗎,班主任表示:只要肯努力學習,多晚都來得及。
1、初一是打基礎的階段,初二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點。學生在初一需要適應學習科目的深度以及變化,成績上下波動自然也是比較大的,而等到進入初二后,學生也能夠適應初中的學習強度,自然也能夠很好的做到“逆襲”。
2、學習科目的不斷增加,學生的承受力也不斷提升。小學階段學生擁有出色的記憶力便能夠拿到高分,但是到了初中卻還需要具備思維邏輯能力和靈活多變的思維,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自身的各項能力也會逐漸得到提升。
3、學習效率逐步提升,領悟到的學習內容也能夠更加透徹。當學生肯不斷為學習付出努力,那自然也能夠讓學習成績變得更加優異,畢竟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所以初二發力也是來得及的。
雖然很多學生初一成績平平,但初二只要肯努力依然能夠實現“逆襲”,但學生們也要清楚的知道,學習不是“坐享其成”的事情,只有越努力才能夠越優秀,若是整天都在“假努力”的話,那很可能連中考都會成為難題。
升入初二后要怎么努力
1、多做一些有高度的習題
家長可以讓孩子可以通過刷題來提高他們的分數,但是刷題應該關注精而不是多。題目的質量要符合初二學生的難度,通過做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那些對這些學生來說太容易沒有難度的題,就可以不用做了。做有高度的題目,要求做一道會一道,而不是只管做會不會就不管了。
2、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
父母一定要引導孩子養成每天都復習的習慣,因為如果在學習新知識后不及時進行復習鞏固,一周之內,四分之三的內容就會被遺忘。而如果及時進行復習,一周之后,知識的鞏固率仍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已經轉化為永久記憶,很難被遺忘了。
所以復習決不能等到課本講完,進入正式的復習階段才開始,一定要及時復習。孩子不僅要認真閱讀教科書和相關的輔導書,把老師即將講解的知識點先梳理一遍,還要將教材上的同步練習做一遍,檢驗自己的預習效果。
3、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
身為父母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4、定期整理錯題
很多初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自己的錯題不重視,特別是很多初中生不了解整理錯題的重要性。在定期整理錯題的過程中,孩子也可以發現自己哪些題型容易犯錯,哪些地方是自己可能避免的錯誤。
這樣整理錯題反思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查漏補缺,也可以看到自己平常做題經常出現的問題,從而在之后的學習中改正。
初中生應把握好提升自我的機會
第一點,爭取成為學生之中的“佼佼者”,成績不斷保持名列前茅。當學生正確地面對學習,成績也勢必會得到提升,而學生成為班級前十名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若是學生不想努力也不愿付出辛苦,那別說提升成績了,很可能考試都會淪為班級倒數。
第二點,多參與數學英語等競賽,見識更加廣闊的天地,并收獲更多的知識。雖說現在初中生不能夠“跳級”,但是很多高校依然設有“少年班”或是“強基計劃”,只要學生自身足夠優秀,便可以成為眾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而學生們多參與數學或英語等知識競賽,也能夠獲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