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要想調整孩子不想上學的心態,找出原因,找出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幫孩子指出問題的危害,要做一個優秀的孩子,就必須不斷的戰勝自己,當自己的學習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要及時的進行調整。
不想上學怎么調整心態
第一,控制情緒。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遇到孩子學習心態不端正時,心理難免生氣、憤怒,想不通為什么他不會,他不學……想一想他是親生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破口就說“你怎么那么傻”“那么笨”之類的傷人話,更不要動不動就體罰,想著打一打就好了,長此以往,不收斂情緒,孩子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會覺得更加孤獨。想想孩子還小,可能還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慢慢引導,冷靜冷靜。
第二,家長反思。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家長的映射。所以當孩子不愿學習,態度不端正時,家長也要及時反思自己。是否自己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沒有去關注他的作業、成績;是否自己平常也不學習,只是玩手機?家庭環境是否和諧有愛,孩子有一個和諧、穩定的學習環境?……家長要以身作則,一個愛看書的孩子,一般都有一個愛看書的媽媽。
第三,對待孩子要有耐心。孩子的是非觀、價值觀尚未形成,需要我們陪伴、指點。這個過程注定復雜而漫長,所以一定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要有耐心。
第四,認真觀察,及時溝通。學會蹲著、看著孩子的眼睛和他聊天,去觀察孩子不學習時他在干什么,去分析是什么原因,還要和孩子溝通,聽聽他的心聲,孩子說完后,不論對錯,都要在表達心聲上予以鼓勵,再分享自己的故事,讓他有所感悟。
第五,要適當地進行現實教育。引導孩子關注社會現實,去看看那些因貧困、戰火、災難而無法上學的孩子,再去關注歷史,再讓孩子明白今生之幸,讀書的重要性。
第六,要訂立協議、規則。和孩子暢談后,要和孩子一定協議,如和家長一起:每天看書30分鐘;練字10分鐘;分享今天的故事5分鐘……若有做到,予以獎勵,反之,則小罰。
第七,要及時鼓勵。孩子是渴望愛的,也是渴望表揚的,我們要及時鼓勵孩子。但這個鼓勵不是千篇一律,而要有針對性,如:他的努力,進步,表達、書寫、音量、坐姿等。
孩子不想上學怎么回事
1、家庭關系不和諧
孩子對家庭環境是敏感的,一個不積極向上的家庭怎么能教育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一對粗俗急躁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一個斯文沉著的孩子?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礎,沒有好的基礎,孩子的能力永遠發揮不出最大值。
2、沒有因人而異的教育方法
教育最忌諱的就是不分個體差異盲目地統一進行硬性要求。比如,要求身體虛弱的孩子和大家一起長跑;總是試圖幫助偏科嚴重的學生均衡發展;學校教育整體偏嚴厲等等現象都在將學生往校門外推。
孩子不想上學的表現
1、學習態度差
如果孩子之前學習態度很端正,如今卻越來越差,家長就要注意了。比如有的孩子之前回到家就學習,現在回到家不做作業,開始打游戲,有的孩子則是在課堂上交頭接耳,經常開小差,還有的孩子寫作業拖拉,能一個小時完成的作業,經常拖到四、五個小時才做完,當孩子出現這幾種情況,就說明孩子已經有厭學情緒了,需要家長及時的進行引導,幫助孩子消除厭學問題。
2、總是說自己學不會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學不會,出現自卑的心理。孩子同時也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不會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家長在面對孩子這種情況時,要多去開導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恢復孩子的學習自信心。
3、把失敗合理化
當孩子出現學習上的失敗,不從自身原因,總是去找借口或者理由來開脫,就是出現了厭學情緒。他們不會愿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常常會把自己的失敗變得合理化,自己欺騙自己。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這種問題,不要置之不理,要幫助孩子解除困惑,引導孩子化解厭學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