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進入叛逆期后就像變了一個人,出現頂嘴、不服管教、以自我為中心等各種問題,這讓家長們不知如何是好。尤其到了14歲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他們不斷增強的自我意識,讓他們具有非常明顯的反叛性格。
那么家長面對14歲少年叛逆如何開導呢?家長不要與孩子硬碰硬,建議以退為進,通過改變教育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平穩度過叛逆期。下面是一些對應的方法經驗,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家長正確開導自己的孩子。
14歲少年叛逆如何開導
1、引導孩子好好溝通
在一段親密關系中,良好的溝通可以更有效地減少隔閡,更能走進對方的內心,父母與孩子也應如此。
面對叛逆期,父母迫切想糾正孩子的叛逆行為,因此缺少耐心溝通,動輒打罵并試圖用家長的權威“馴服”孩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只會激發孩子的反抗心理,更加叛逆。
我們首先要平復自己的心情,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然后拿出坦誠的態度,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聊天,我們可以拋出除學習之外,各式各樣的話題,可以講講自己小時候調皮搗蛋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共鳴,慢慢打開孩子的內心。
2、引導孩子建立信任關系
在溝通中學會傾聽,是搭建起家長與孩子間“信任橋梁”的重要一步,認真傾聽孩子想要表達的內容,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了解孩子當下的情緒變化,才能更好的解決與孩子間的問題,才能更真實的回答孩子的困惑。
當孩子得到反饋,意識到自己被重視之后,才會更加相信你,對你敞開心扉。
在平時,我們也要在孩子面前做一個講信用的人,比如答應孩子事情一定要做到,若是沒有做到也要說明原因,并給予一定的補償,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值得信任的,如此也能培養孩子遵守承諾的品質。
3、引導孩子自我探索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有著明顯的進步,他們開始遇事思考對錯,開始探索人生的意義,滿腦子里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
對此我們應該去鼓勵孩子去探索未知,認可孩子的每一個進步與發現,我們無需害怕孩子會在探索的過程中受到傷害,因為這就是成長意義,若是對孩子束手束腳,只會讓孩子將來成為不自信,缺少責任感的人。
4、引導孩子學會表達
之所以會出現叛逆行為,大多數是因為孩子缺少合理紓解自己情緒的能力,而且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過于強硬,孩子不敢表達自己,就算說了些什么,也得不到家長的正面反饋。缺乏良性的溝通渠道,也就越來越不善于表達自己,久而久之,就會通過叛逆的方式發泄心中的不滿。
因此,引導孩子學會表達的前提,就是看見孩子情緒變化,以平等的心態接納孩子的所有表達,并且不要對孩子的想法隨意下定論。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技巧
1、不要在孩子的情緒特別低落或者煩躁的時候與其溝通,只要默默陪伴在孩子身邊就可以了。因為此時的孩子根本聽不進家長的勸說,甚至會與家長發生爭吵。等孩子的情緒平復以后再與其耐心地溝通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2、不要在壓不住怒火的時候跟孩子溝通,最好等自己冷靜下來且仔細思考后再與孩子進行溝通。因為家長往往會被孩子的某些舉動惹怒,如果立即對孩子進行教育,很可能會與孩子發生正面沖突,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
3、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說話。哪怕孩子說得沒有道理,家長也要讓孩子把話說完,再對孩子的話進行耐心地點評,這樣做才能讓孩子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
4、要用商量的口吻給孩子提建議,尤其不要用命令的口吻給孩子提要求。哪怕家長的提議很有道理,也要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說服孩子,這樣做才能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家長的管教。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大人怎么控制情緒?
1、減少愧疚法:慢慢減少我們的愧疚。這種愧疚不會幫你改掉打他的習慣,反而會讓你沉浸在這種負面情緒里。下次再出現孩子讓你不舒服的這種場景,很快的一個鏈接就會讓你繼續再打他。愧疚比任何情緒都會讓人更容易崩潰。
2、逃離現場法:如果你要打孩子,你在打她的一剎那還有控制力,離開現場。到另一個地方5分鐘后,你打孩子的沖動可能就減少50%。如果還未減輕,就強迫自己再呆5分鐘。
3、控制情緒法:平心靜氣和孩子說如果自己情緒上控制不住要打他的時候,讓孩子喊一句:“媽媽,你要打我了?!?/p>
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松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適時“修煉”自己,改變自己才是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關鍵作用。
訓練自己不要和孩子較勁。教育本身就不是較勁的事,你越較勁,教育就越失敗。快要喪失理智的前一分鐘,提醒自己,我需要去控制。
以上都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情緒背后一定是某種行為沒有被滿足。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一定是一個自我救贖,自我成長的過程。
孩子叛逆期不聽話,家長還是要以引導為主,不能強硬的打罵或者責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個坎,對家長來說,孩子的叛逆期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不能很好的去解決,孩子很容易走上極端,給孩子成長帶來很多的影響,家長必須重視。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還沒有長大,對他們采取包辦的教育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對于14歲的少年來說,明顯是行不通的,不僅僅會導致他們變的反感父母,還會出現叛逆的現象,所以作為家長,對于14歲少年叛逆如何開導才是正確的呢?
14歲少年叛逆如何開導
首先,應該下放權利給孩子。我們都知道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
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也要引導他們正確接納自己和自己的變化,讓他們正確認識這一時期是個體發展中所必經的過程,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樹立榜樣和楷模,組織多種自主性活動,發揮他們的獨立自主性,建立責任感,包括家庭/集體及社會責任感。
此外,在忙于工作的同時,家長也要多給孩子關心和關愛。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做錯事,如果違背了原則,那樣一定要接受懲罰,如果孩子哭鬧,就等孩子哭鬧完了,冷靜下來之后再和她溝通,哭鬧的時候不去搭理孩子,讓她們一個人哭一會,發泄一下冷靜一下。
然后,告訴她們你的想法,針對這個事件進行分析,告訴孩子為什么這個事情不能去做的,或者為什么這樣做不對,等孩子聽完后,對她說要接收懲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錯誤,這是個責任心的問題,當然懲罰不是體罰。
在和14歲叛逆少年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的是:
第一、不要在孩子的情緒特別低落或者煩躁的時候與其溝通,只要默默陪伴在孩子身邊就可以了。因為此時的孩子根本聽不進家長的勸說,甚至會與家長發生爭吵。等孩子的情緒平復以后再與其耐心地溝通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家長不要在壓不住怒火的時候跟孩子溝通,最好等自己冷靜下來且仔細思考后再與孩子進行溝通。因為家長往往會被孩子的某些舉動惹怒,如果立即對孩子進行教育,很可能會與孩子發生正面沖突,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
當孩子出現錯誤時,不要過份的指責與強調,應該委婉的提出。奇怪的是,絕大多數人卻都喜歡這么做。他們總是喜歡糾正孩子,指出孩子的錯誤,對于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去吹毛求疵,潑孩子冷水,通過這些來證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與價值,希望讓孩子繼續依賴自己,卻不明白,越這樣做,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強。
14歲少年叛逆的表現
1、主觀意識強,喜歡和家長對著干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主觀意識格外的強,一點點不如意或是不順遂他們心的事情,他們都會變得脾氣暴躁,然后加以反抗。生活中接觸得最多的父母當然感受最深,父母想要他們做的事,偏偏不做;父母千叮嚀萬囑咐的事情,轉眼就忘了;甚至還喜歡和父母談條件,只有條件談妥當了,才同意做事情。
2、追求新鮮的刺激
有的孩子在小時候特別乖巧聽話,長到14歲以后行為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他們會喜歡新奇、刺激的東西,希望嘗試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事,并以標榜自己特立獨行為榮,比如與父母頂嘴、談戀愛、上網打游戲等。因為年齡的緣故,他們根本考慮不到做這些事的危險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嚴重后果,只為尋求刺激和快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