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女兒最容易和母親起沖突吵架,那是因為管教女兒生活往往是母親自己來管教的,如果女兒和母親經常吵架怎么辦呢?需要媽媽認真對待,看因為什么和自己吵,媽媽應該弄清女孩內心的煩惱。作為母親要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互相理解,家和萬事興。
女兒和母親經常吵架怎么辦
1、接納孩子和自己觀念的不同
家庭背景不同,出生的年代不同,社會環境的不同,導致了兩人不同的價值觀念。黑格爾曾說過“存在即合理!”
面對觀念的不同,作為母親并沒有權利說自己就一定是對的,女兒的一定不對。社會在發展,觀念在更新。畢竟30年前電腦還沒有普及,現在一臺手機就可以代替電腦做很多事情。
對孩子的觀念抱有興趣,接納孩子和自己的觀念不同,可以降低爭吵的頻率。
2、嘗試相信孩子,給孩子自由
很多媽媽的控制欲來自于對孩子的不信任,她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生活的更好,生怕孩子交了不好的朋友,走了歪路。所以當孩子想要交友的時候,她們要把關,孩子想要學某個技術的時候,她們要調查。恨不得孩子的衣食住行,工作,結婚都按照自己的意思包辦下來。
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她們有自己的思想,愛好和夢想,作為母親,需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女兒有自己負責和自己創造幸福的能力。
當然作為女友也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實,自己真的可以獨立生活!
3、對女兒像是對朋友一樣
我們在面對自己的同事,老板和朋友的時候,往往并不會情緒化,我們不會對他們發脾氣,也不會對他們動粗。可是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往往我們會不經意地就說出了一些傷人的話,甚至是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到了他們的身上。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朋友,老板和同事面前,我們會刻意地保持邊界,不會越界。我們可以試著把女兒當朋友,而不是自己是私有物品,這樣我們就會有界限,有分寸。也會試著去尊重女兒的想法。
作為母親,當我們對女兒有意見或者想要干涉她的生活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的朋友,自己會怎么對她說,是直接批評她的想法不切實際,她的想法不對,還是通過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并且僅供對方參考,最終的選擇權還是在對方手上?
實際上,我們只需要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過度卷入孩子的生活,只會讓自己出力不討好。
4、用技巧來軟化母女關系
溝通是一個編碼和解碼的過程,偏偏解碼的的過程在對方,我們只能掌握溝通一半的主動權,此時我們就需要認識到我們日常是如何沖突起來的。
一般沖突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抱持“我對你錯”的想法,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比如經常有媽媽逼婚,媽媽肯定認為女兒不結婚是個問題,女兒有錯。而女兒同樣認為,我不將就我沒有錯,你逼婚是你不對。
之后,我們會進入“你對、我錯”,往往我們和孩子爭吵到一定程度我們就開始退縮,我們開始抱怨說:好好好,都是我的錯,你的事情我以后再也不管了!孩子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看法:母親永遠都是正確的,我做的任何決定都得不到她的認可,我只好什么都聽她的。
當一方看到另一方退縮之后,往往就可以進入反思階段,這個階段的立場是“雙方都對,或者雙方都錯。”大家開始換位思考,也可以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嘗試去理解對方,反思自己不妥當的地方。
其實在這個時候我們往往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沖突的主題并不重要!”畢竟世間的事情并非每一件事情都有解決之法。很多時候家庭里的一些問題是沒有解決方法的,不去理會也就不是問題了。
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記住爭論對錯并不重要,母女關系才是最重要的。畢竟贏了爭吵,輸了女兒是很不劃算的一件事情。對于某些事情暫時無法達成共識也沒有關系,保持良好的關系,保持溝通比什么都重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