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考是十年寒窗苦讀最重要的考試,作為圍觀的家長,也一樣憧憬著孩子考入理想大學。不過很多家長只會看成績,其實不要只把眼光聚焦于分數。作為家長你應該要看懂更多信息,比如今天說的高優線。高考高優線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吧!
高考高優線是什么意思
高優線又叫做“高分優先投檔線”,分數高于該線的考生具有優先投檔資格,這一點跟以往的一本線是一樣的。由此一來,“高優線”相對于考生最直接的價值就是——錄取結果會更早公布。
高優線其實是廣東省2018年高考改革時提出的一個概念,2018年廣東高考錄取將一本線、二本線合并,為了保障高分考生的利益,在普通本科院校文、理類中,分別設置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
本科批次劃分一條優先投檔線,實行2次投檔。高優率也就是達到高分考生投檔線的上線人數比例,往往也是衡量一所高中培養能力的重要指標。2021年取消高優線后改為特控線。
高優線(特控線)與原來的重本線、一本線是一樣的嗎?
高優線與原來的重本線、一本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高優線只是是用來劃分考生投檔待遇的,并非用來劃分高校檔次。跟以前的重本線和一本線劃分高校檔次是完全不同的。
說白了就是高考的錄取實施二次投檔,過了高優線的學生意味著他可以享有兩次投檔的機會,如果第一批次未被錄取的考生,與高優線下的考生一起,再進行一次投檔。相當于優先投檔線上考生可以“享用”一次退檔重投的機會。
重本線應該是以前高考時代的產物,后來改革成一本線和二本線的,由重點大學到一本院校,范圍越來越大,一本率也越來越高,各地高中的成績喜報越來越好看。
之后更是將一本和二本合并為一個本科批次,設置了高優線,但因為高優線的劃線也不斷向下移,所以各高中的高優率也越來越高,成績越來越靚麗。
高考結束后,如何挑選心儀大學?
第一,了解大學的真實情況
看一所大學不能只看到名字,要由表及里了解它的真實情況。比如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它是屬于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是985大學還是211高校?是雙一流建設高校還是省屬一本院校?
然后要了解這所學校的專業,比如學校的強勢學科有哪些?特色專業有哪些?是否有國家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如何?
還要了解該??傮w就業率怎么樣?保送研究生或考研錄取的比例是多少?文理科均衡情況等等。
第二,要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
找到自己的那一個,這才是關鍵。尋找適合自己的大學時要把握兩點:
一是看平時自己的學習情況,考分情況,還有思想品德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情況等。
二是看目標學校的錄取分數情況,自己是不是在那個層次上??匆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至少要看它近三年到五年的錄取分數線,在這個基礎上確定自己是否通過努力能夠達到錄取的目標,不要心比天高,分比命薄,尋找目標學校一定要跟自己相匹配。
第三,要看目標大學在哪個城市
有很多同學將目標大學與城市掛鉤,追求大城市,認為只有去大城市上大學才是真正的上大學。
我不反對去大城市上大學,如果能夠上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讀大學肯定好,但是一定要考慮兩點:
第一點是你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家庭實力,如果你的成績沒有競爭能力,家庭經濟實力不給力,去大城市只是一個夢而已。
要準確判斷并預測該校的錄取分數線,確定自己能上的大學,然后再結合地域,專業進行篩選。
第二點是不能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城市的大學報考者多,容易堵車,沒有一定的實力會造成高分低錄的虧分情況。
我覺得選大學的層次似乎更重要,能上985的,就不去211,能上211的,就不去省屬一本院校,再個說,如今本科學歷不是終點,很多學生還要考研究生,建議還是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
如果大城市熱門大學分數不夠,倒不如選擇一個地方城市的普通院校的熱門專業??傊?,不管怎么報,都不能隨大流,人云亦云。
第四,確定一個主要的目標大學,然后跟隨三個候補目標大學
目標大學是個動態,可能會隨時調整,所以要確定一個你最想上的目標大學,這所大學跳一跳能夠得著,然后再確定兩三個候補大學,這幾個大學可以稍次一些,你不費勁都能夠考上。
還有專業,要確定至少三個目標專業,專業決定你今后要端一個什么樣的飯碗,所以不能只追求熱門專業,要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專業。只有感興趣,才能學得好,將來也能夠在這個專業上有所建樹。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