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叛逆期也不全是一個壞事情,只是孩子成長發展的一個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獨立,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家長應該去理解和支持他,而不是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了,跟孩子對著干。
孩子幾歲叛逆期年齡階段
1、2-3歲。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叛逆的表現是打人,他們會通過這個行為表達自己反對的意見,這段時期是孩子與家長最早的意識分離。
2、6-8歲。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大人了,一方面孩子變得任性不講道理,凡事和家長對著干;另一方面又十分依賴家長,愛哭、嬌氣。
3、12-18歲。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不愿意再當小孩子,常以“成人”自居。為彰顯自己的“成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喜歡批判。盡管外形上與成人接近,但心理上卻仍是個未成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極強,重視同伴關系。他們注重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也容易受同伴影響,常常會跟風去做一些不好但能獲得同伴認同的事情。
孩子的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預謀已久的。有的孩子每天和父母無話不談,有的孩子每天和父母歇斯底里地爭吵。這種反差的關鍵在于親子關系。如果父母不調整溝通策略,繼續對孩子居高臨下,叛逆是必然的。具體該怎么做呢?
第一、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第二、建立信任,減少隔閡:建立信任要家長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值得信賴且有擔當的大人。
要我們言而有信,信守承諾,答應孩子的一定要做到。要我們尊重孩子,守護他的自尊心,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不肆意窺探他的隱私。要給予孩子信任,相信他,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保證大方向不出問題,適當引導即可。
第三、學會換位思考:每個家長也是從孩子階段經歷過來的,但是由于時代不同,所以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叛逆期可能也存在差異,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的那么明顯。
因此,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問題,在理解孩子之后,孩子也會理解父母的用意,在這樣的基礎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就更加容易,孩子也就愿意接受和改正。
孩子的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1、叛逆的本質是無助
越叛逆的孩子,其實越無助。他表現出來的種種叛逆,不過是在向父母家長呼救:看看我,幫幫我!叛逆,不過是孩子與家長溝通無效所誕生的產物,亦是孩子最無助時發出的變相求教,試圖引起父母關注。
2、叛逆的背后是愛的匱乏
愛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所有頑固的壞習慣和叛逆行為背后,都是愛匱乏的痛苦吶喊。如果每個父母家長都能聽到叛逆背后的吶喊,就不會簡單的跟孩子對立,堵死溝通的情感渠道了。
3、叛逆是權力斗爭的產物
孩子的“逆”,往往源于家長的“叛”。孩子的叛逆很大程度地來源于父母家長過多的管束和壓制。叛逆,不過是孩子與父母家長間權力斗爭的一場較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