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個轉折點,很多輟學的孩子都是在初中止步的,作為家長要重視起孩子初中的心理情緒。當孩子出現厭學,家長要放平心態,與孩子平等溝通交流,找出不愛學習的原因,解決問題的關鍵。
剛上初中的孩子厭學怎么辦,以下幾點建議供家長參考:
1、多平靜的溝通引導、陪伴,讓孩子能心情愉快!
2、初中孩子厭學需要找原因,剛上初中,孩子對學習興趣不夠,肯定有原因,是學習基礎差、跟不上,還是不能適應新的環境等。
3、假期多出去走走,開闊視野,溝通感情!
4、初中孩子厭學了,適當讓他看一些勵志的故事或影片。陪他看,像朋友那樣和他交流。這時切忌去說教,最好讓他主動去懂得,主動去思考。
5、鼓勵孩子自我激勵。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
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孩子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
6、如果初中孩子厭學情況嚴重,可以考慮讓孩子休學一段時間,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出去工作,做父母的一定要忍住,要讓他吃吃苦,不然總是會對外面的花花世界充滿好奇,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才知道什么是安逸的生活。
“進入初中,必須要給自己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孩子在初中怎么做好規劃?
作為一名初一新生,要暢想自己未來三年、未來六年、未來十年甚至自己退休時的樣子,從而規劃自己的生涯、學業和生活,設想未來會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案。
1、在進入初中階段之初,學業規劃課主要圍繞如何融入初中生活、升級學習習慣和方法進行展開,讓學生從七年級伊始,便樹立“自我規劃”的意識。
八年級則開始正式進入“探索階段”,在明確個性和興趣的基礎上,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為今后專業的選擇埋下伏筆。
九年級是邁入高中及大學選擇階段的重要時期,也同時兼顧學生自我驅動力和健康生活能力的培養。
2、沒有規劃的情況下,特別容易抓瞎。一會兒翻看語文,一會兒翻看數學,沒有目的。老師來了就打開書,老師走了有可能就走神,或者和同學聊天。做好了規劃,就可以明確在相應的時間段自己應該做什么,有助于做到心中有數,專時專用,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初一到初三的孩子,年齡大約在12、3歲—15、6歲。這一時期,他們的身體逐漸出現第二性征,心理也隨之發生急劇變化,行為也讓家長看不懂了。
下面,我要說說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了解了這些特點,家長們就知道如何與自己的孩子溝通了,也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1、初一學生學生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老師、同學、學科感到新鮮,他們開始有自我意識和批判性思維,但同時仍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這一階段,他們需要適應新的環境和學業挑戰,建立新的價值觀和自我認知。
2、初二學生心理上進一步成熟,自我意識更加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增強。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角色和責任,面臨著人際關系、學業壓力和自我認同的挑戰。
3、初三學生心理上更加成熟,自我意識更加完善,開始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他們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和未來的選擇,需要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職業規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