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由于一年級小孩子的年齡都比較小,出現厭學的情緒有可能是因為沒有辦法及時的適應環境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在學校沒有交到好朋友,導致孩子覺得孤獨,那么對于一年級孩子厭學怎么辦呢?
一年級孩子厭學怎么辦
1、不拿學校進行嚇唬。不少家長容易犯錯誤,就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會搬出老師或者學校來嚇唬孩子。有時候很管用,但對孩子來說,就是無形中增加了學校的恐懼感。所以說,家長不應該如此做,而是給孩子灌輸學校的美麗概念才行。
2、陪伴孩子多去學校轉。家長應該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一同去學校附近進行轉轉,可以的話,再進校園里轉轉。經常如此做的話,孩子就不會對學校產生陌生感,而是漸漸出現熟悉感。要知道,人對于不熟悉的地方也是很抵觸的。
3、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4、多鼓勵孩子。家長是要鼓勵孩子早點完成作業,但輔導做作業時,只要孩子聽不進去講解或做作業做不下去了,就要暫停,不能勉強繼續。可以讓孩子選擇其他時間完成。如下午不想做作業,想要玩一會兒,可以滿足孩子,讓孩子自己說出來什么時間做,給孩子自由選擇,才不會對完成作業感到厭煩。
一年級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目的定向過高,期望過高會使孩子產生壓力增加,不自覺的會把學習與痛苦聯系在一起塊,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第二、孩子不會學習,這類孩子往往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舊知識、新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學習,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的表達出來,對日益繁重的學業課程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第三、孩子與同學、小伙伴、同齡人交往出現了問題,無法融入到學校。
第四、受的老師或者同學不公正的批評,受到了欺負,內心受到了創傷引起的不愛學習。
第五、學習壓力太大,自己給自己造成的壓力太大,有些孩子壓力大無法承受,這樣就會不自覺的產生厭學的情緒。
一年級孩子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一、自我貶低:一些厭學孩子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后,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而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育落后,不是學習的材料。目前的失敗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失敗也是自然的事情,這種情況是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改的。
二、討厭討論學習:這種情況表現為不愿意和家長討論學習,對于父母的過正常過問要么沉默不回答,要么用別的話題繞開,甚至是表現為不耐煩甚至煩躁。
三、情緒波動明顯:當孩子在學習上感受到了過大的壓力之后,他們可能不愿意與父母說,但會在平時的情緒中表現出來。早起上課時不耐煩,沮喪,悶悶不樂的;一打開書上課就開始犯困,感覺特別累;父母一說到學習上的事情就開始頂嘴,脾氣暴躁,甚至會抱怨老師。如果你家孩子平日里有這樣的情緒表達的話,那么他就已經開始有厭學情緒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