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家長不要慌亂,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這樣才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家長可以多和孩子溝通,多用鼓勵的方式讓他愛上學習,這樣孩子就能明白上學的重要性,合理控制學習時間。
不想上學的孩子怎么溝通
1、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避免過度批評和指責。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他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3、根據原因解決孩子遇到的難題。家長教育不想上學的孩子時,好好和他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學習壓力大跟不上課了,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降低學習壓力。在學校被欺負了,不敢去,也要去解決一下,消除孩子的心理顧慮和擔心,才是解決的方法。
4、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5、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學交往。教會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贊美和感謝。當他與同學發生沖突時,家長要給予正面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沖突。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原因1:沒有學習動力。孩子如果沒有在學習上體會到成就感,時間長了也會覺得索然無趣。想解決這個問題,家長需要給孩子設定一個短期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讓孩子體會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
原因2:錯誤的教育方法。有些孩子本來并沒有厭學心理,但是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不滿意,整天在孩子面前嘮叨,拿孩子與他人進行對比等行為,也會引發他的厭學情緒。
現在這個社會也比較看重升學率,所以很多老師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于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興趣方面沒有關注,也會導致孩子不喜歡這門課程,或者對老師產生反感從而出現厭學的心理。
孩子不合群該怎么引導
第一、給孩子個人空間。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疙瘩,出去玩生怕磕著碰著,與別的小朋友產生矛盾。所以在孩子和同伴玩耍時,家長會嚴密監控,以確保孩子沒有“被欺負”。一有情況,馬上沖上去。
不要事無巨細,還是給孩子們一點空間,玩他們自己的游戲,讓他們解決小的爭吵和沖突。還有的家長隨時隨地教孩子道理,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產生小沖突了,馬上就上前說教,等說教結束,其他孩子早玩別的去了。
第二、適時疏導孩子的負面社交情緒。當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了,不一起玩了,表露出負面情緒的時候,先停頓個幾秒,讓他自己緩和一會、平復一下心情,然后再問他發生了什么。我們一定要有來有往的與孩子進行對話,等他答復完再提問,耐心的說話。不要對孩子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教育,連一個訴苦和解釋的機會都不給。
第三、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性格敏感的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壓力過大的家庭氛圍會讓他們更加封閉自己的內心,長此以往變得孤僻內向。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太強勢,更不能逼迫孩子放棄愛玩的天性,多傾聽他的內心,學會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陪著他們一起玩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