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生厭學已經成為了不能忽視的現象,現在愈來愈多的孩子都被“學習”壓的喘不過來氣,甚至還覺得學習沒有一點樂趣可言,我們家長一定要一起重視,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那么初中生厭學現狀及對策又有什么呢?
初中生厭學現狀及對策
根據調查顯示,許多中學生認為:從小學到現在,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作業、考試、分數,簡直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這樣自然導致了厭學情緒的產生。老師的臉色難看,家長的嘮叨難聽,學習沒有一點樂趣。
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
厭學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基本特征表現為:對學習目的存在認識偏差,認為讀書無用;對學習態度存在認識偏差,消極對待學習;對學習活動存在認識偏差,遠離學習活動等等。
對于“厭學”現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糾正和克服, 任其蔓延下去,勢必給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健康成長造成極大的影響。
初中生厭學的對策
1、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當初中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感時,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為此,首先就要寓教于樂,把學習和完成實際活動任務結合起來,通過實踐活動獲得成功。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同某種能引起學生愉快情緒的活動相結合,就會使學生對文化學習產生興趣,產生努力學習的動力。
2、及時肯定
教育過程中,我們要用愛這把鑰匙開啟僵化的心靈,要愛得真,愛得持久,多關心了解,對厭學的孩子,切不可批字當頭,罰字當頭。要實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優點和微小進步,及時給以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自信心,由“厭學”變成“喜學”,曠課、逃學的問題就會解決。
3、培養學習動機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正確的學習動機,孩子缺乏學習的心理動力,是因為在家庭中不應該過分嬌慣使孩子對的知識內容缺乏興趣,與老師和同學之間均未建立良好的關系等。
當今社會,優秀的品德是人的重要財富。所以家長應該首先明確,誠信、刻苦、認真都是優秀的品德,要教孩子分析問題和了解人的方法。
4、樹立孩子的信心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孩子厭學顯著的特點是喪失了信心,這時候家長應該對孩子適當地降低要求,創設情境,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克服自卑,要多傾聽、多寬慰、多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心境,糾正厭學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