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都愛看手機,晚上不睡覺,第二天學習也沒精神,甚至臉上有嚴重的黑眼圈,滿臉疲憊。這是因為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容易沉迷在手機豐富多彩的內容里,睡前必須要看看手機。有時家長強制沒收手機,他也會強烈反抗。
孩子為什么愛看手機
1、一些孩子只是通過看手機找情緒的突破口。孩子在一個家庭中的力量是最弱的,特別是心理力量,他們要承受來自父母,長輩,老師,社會傳遞給到他們的所有情緒,而他們沒有途徑去將里面的負性情緒疏解掉,這時,網絡就成了他們可以慰藉心靈的地方。
2、另外一些孩子之所以愛看手機就是因為模仿大人,小孩子沒有形成是非觀,看父母過其他的大人做,感覺這是一個對的,好玩的事情。長此以往,孩子就沉迷看手機,愛上看手機了。
3、家庭玩手機的氛圍太重也是孩子愛看手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孩子在玩耍時,如果爸媽在玩手機,孩子想玩手機的欲望會提高1-2倍。所以說,家庭氛圍很重要,爸媽們不應該在家中經常玩手機,否則孩子也會跟著一起玩。
4、跟隨孩子愛玩的天性。孩子愛玩是一種天性。出于對手機的好奇,他們經常想看手機,因為手機里有卡通、電影、音樂、照片等。所有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讓他們想要一直觸摸他們的手機。如果父母從小不好好教育孩子,就會讓孩子養成愛玩的習慣,最后沒有辦法阻止他們。
5、娛樂方式受限。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或者家庭教育意識匱乏,在孩子完成作業后,沒有對孩子做有益的引導,孩子找不到其他可以代替手機的更好的事情,手機因此成為了最方便的選擇。從這一方面也可以說明,孩子的課外生活是匱乏的,也可以說,父母在這方面沒有做好引導。
孩子愛看手機如何引導
首先,家長要增加孩子日常生活的樂趣。應該在業余時間主動為孩子安排活動,給孩子買他喜歡的書,可以不是教育意義,否則會很無聊孩子可能看不下去,帶孩子出去玩,參加他喜歡的運動等。
其次,父母要參與孩子的生活,只有當你參與孩子的生活的時候,孩子們才會把他們的精力從手機上轉移到其他更有意義的活動上。其中最關鍵的兩點是:家長參與和活動的興趣。如果沒有興趣,那只是迫害,那么他一定會把精力投入到手機上。
然后,家長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既然決定解決孩子愛看手機的問題,那就要從一而終,堅持到底。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大于益處,雖然手機里的動畫片和游戲能開拓點事業或思路,能學到點東西。但是孩子因為自制力差,一旦迷上手機就會分散他注意力,變得孤僻,缺少活力,對眼睛也不好。
家長在給孩子戒癮時一定要牢記這些害處,不能看孩子哭鬧就心軟,只要你破一次例,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再玩起來他會玩的更兇。
最后,制定手機使用協議,年齡小的孩子缺乏絕對的自控力,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一旦玩上癮,便會停不下來。所以就需要家長跟孩子制定協議,對孩子的行為加以控制。孩子愛看手機,家長可以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并制定相應的懲罰或獎勵措施,在滿足孩子的同時,對他進行嚴格要求。
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訓練
第一、家長以身作則
一些爸爸媽媽本身的自控能力就不強,在孩子面前爭吵、不按時上班等等。爸爸媽媽自己都沒有自控能力,怎么讓孩子獲得呢?爸爸媽媽是孩子的榜樣,如果爸爸媽媽有足夠強的自控能力,相信孩子也能控制好自己的。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平時可以當做對自我的一種挑戰,把自己的壞習慣改掉,讓孩子養成自控能力。
第二、適當的訓練
自控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家長可以建立獎懲制度,如果孩子完成了規定的事情,就會有一定的獎勵,如果沒有完成,那就會有懲罰。時間長了,孩子會慢慢地形成一種習慣,然后到了規定的時間點,該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會主動去完成。
第三、重新和孩子建立連接
當孩子和家長都沒有控制住情緒的時候,矛盾的加大難免傷及彼此的感情。所以,雙方冷靜下來之后,家長不如主動去和孩子建立溝通。畢竟孩子的內心還是充滿愛的,不會記爸爸媽媽的仇。這時候,父母不如給孩子一個擁抱,陪孩子一起玩玩具,或者給他讀故事書,這可以幫助孩子恢復情緒,改善自控力。
第四、學做計劃、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計劃是自我控制最關鍵的一環,有計劃有目的去做事,孩子的自控力一般也比較強。鼓勵孩子做計劃,每天要做什么,玩什么,長期的堅持下去,孩子慢慢養成習慣,長大了對孩子絕對有很好的幫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