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都很大,如果作為家長沒有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心態,那么孩子很容易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父母一定要多觀察孩子的成長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
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1、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欠缺,學習能力低下等,使得他們雖然刻苦學習,但收效甚微。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自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
2、與人際關系差有關。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孩子人際關系差,經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導致同學們都不喜歡他,從而使他感到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學情緒。
3、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總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聽到社會上一些關于讀書無用的說法,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
4、學業負擔過重,產生逆反心理。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增加學習任務,以致孩子無法承受,從而對學習感到厭倦,甚至產生輟學的思想。
5、自我否認。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測或者自我信心不夠,經常否決自己,特別是在成績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時,會過度焦慮從而產生學習沒有用,怎樣學習都達不到目標的心理,缺乏求知的欲望和動力,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6、心理素質較差,當孩子在學習方面一遇到困難就退縮,自信心不足,自卑心嚴重,有強烈的畏難情緒,問題長時間不解決就會讓孩子的厭學情緒持續發酵。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該怎么辦
1、理解孩子的壓力
現在孩子的學習任務大都很重,父母要理解孩子,與孩子談話時,盡量與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上,不要一味指責孩子。而是應該正確引導,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學習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孩子自己將來能更加輕松優秀。
2、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要盡量創造條件,參與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并從中品味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