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學校上課認真聽講是孩子學習的基本要求,也是孩子學習進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那么你認為孩子在學校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辦?是家長一通打罵嗎?是對孩子做一系列懲罰嗎?都不是,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原因,針對引導。
孩子在學校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原因
1.生理原因
有的孩子特別有的年齡小的孩子大腦的發(fā)育和認知的發(fā)展都不完善,自制能力差,從而造成專注力差。大一點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有抽動癥現象。
2.心理原因
有的孩子對老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或不適應老師的講課形式,或不喜歡任課老師,他們也會“遷怒”于聽課。
3.習慣的原因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從小就沒有養(yǎng)成專注做事情的習慣。這些孩子從小因為各種原因,養(yǎng)成了不專注做事情的習慣,上課的時候,各種事情都能干擾到他。
4.干擾性的原因
孩子的身邊有許多專注力特別不好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受到周圍人的干擾,于是他也開始不認真聽講了。
孩子在學校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辦
1.家長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這雖然很難但很重要,家長經常接到老師的“投訴”,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難免焦慮。而這種焦慮很容易就會傳遞給孩子。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和孩子談論這件事,問原因,但絕不是把自己的焦慮和壓力轉移給孩子。
2.家長帶領孩子認真預習,帶著問題聽課
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新知識,結合要學的內容,給孩子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讓她帶著問題去聽課,從而激發(fā)學習熱情,不斷地產生新的學習需要。這樣就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有意注意,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增強自制力,使孩子認真聽課,不再做小動作。
3.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幫助孩子克服缺點
如在文具的選擇上,盡量選擇普通的不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文具;督促孩子不帶與上課無關的東西等。這樣對孩子集中注意力,減少小動作也有一定的幫助。
4.適時給予獎勵
父母與學校相互配合,設立相應的獎勵措施,在鼓勵中幫助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堂習慣。
5.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現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生活條件的改觀,孩子上學放學,家長接送,遇到刮風下雨,家長又要送雨傘雨衣,此類現象不勝枚舉。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些奇特的現象導致了孩子做事、學習、聽課都缺乏一定的獨立性、思考性和專注性。長此以往,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會有一定的影響,這是最為可怕的事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