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進入青春期,在個性心理上就會同時進入到半依賴半獨立的時期,這個時期孩子的自尊心也會明顯增強,遇到問題也不會像青春期前那樣都會去尋求父母幫助和依賴父母解決,但很多問題又難于自己獨立解決,這種矛盾心態又常常會引起孩子的煩惱。那么青春期的小孩怎么溝通?
1、多多考慮孩子地心理、感受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想想我們父母自己青春期出現的特點,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理解,讓孩子明白父母是和他們一條戰線上的。
2、降低期望、放低要求
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壓力就大,父母如果給與太大的壓力和期望,會讓孩子焦慮不安,從而彼此矛盾不斷。不妨這個階段,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孩子的叛逆心理就沒有那么嚴重,自然而然就度過了叛逆期。
3、放棄逼迫,學會引導
這一時期的孩子自尊心特別強,也更敏感,逼迫的教育方法,很可能引起孩子逆反心理。但逼迫,并不代表放棄不管,而是要因勢利導,讓孩子更愿意去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讓親子關系更融洽。
4、隨時注意孩子心理狀態
當孩子表現出對外表、身材的過度在意和焦慮時,家長需要了解其中原因,并予以重視。認真傾聽他們真實想法、困惑和壓力,而不是以“你一點也不胖”敷衍,也不要過快提出建議,甚至否認他們的真實感覺,以免以后孩子不愿和家長袒露內心。
5、給予孩子尊重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們感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更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但又容易陷進自尊心過強和自卑心過重的泥淖,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培養孩子健康的自尊心理。多尋找和孩子的共同語言,少些對孩子的干預,多些對他們的欣賞,縮小與孩子代溝的距離,和他們做心無芥蒂的朋友,多聊天,多溝通。在孩子面前不要逞強,要適當示弱,讓孩子幫助解決問題,不但滿足孩子的自主性要求,也鍛煉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6、少讓孩子發火和煩躁
青春期教育的最重要一個原則,就是“盡量降低孩子發火和煩躁的頻率?!边@一時期,很多時候,孩子發火生氣,都和父母的處理方式有問題。父母應該學會反省,注意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方式。
7、注意說話的口氣和方式
青春期孩子情緒起伏比較大,所以談話一定要注意說話的口氣和方式,學會察言觀色,有時正話反說效果會更好。
8、學會“不較真”
父母了解一些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在面對孩子的變化時就不會特別被動,教育孩子時學會“不較真兒”,給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忍耐。
9、減少批評、訓斥
孩子在這一階段渴望得到認同,家長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也許他們的某些想法就是他未來的想法。
10、盡量避免沖突和對抗
對孩子,表揚和鼓勵的作用永遠大于批評,孩子往往會朝著鼓勵的方向成長。
11、學會閉嘴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父母暫時變成啞巴,給孩子一點時間和空間。我們父母不用全方位無死角地被各種關心、叮囑、問候、指責、嘮叨侵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