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挫折教育的確是既必要又重要。一個人生活在社會里不可能一輩子都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即使沒有碰上大風大浪,也總會遇到一些小風小浪的,這就是說人一輩子多多少少總會遇到過挫折的,挫折是難免的,只是有大有小而已。因此,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讓他們如何面對挫折?面對挫折又該怎么辦?通過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初步形成處理挫折,解決挫折的正確觀。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正確的教育首先要告訴他類似的挫折是經常發生的,告誡他怨天尤人是沒用的,要敢于面對,積極解決。其次告訴他下次還有可能再次發生,要不想讓同類的挫折發生第二次,就得該怎么辦?防患于未然。
家庭環境好的孩子,外來的挫折暫時也許不會發生,作為家長可以認為制造一些有針對性的小挫折去進行教育,鍛煉孩子承受和解決挫折的能力。
怎樣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一、不要全權包辦
許多父母希望給孩子鋪一條平坦的路,其實這是很不現實的,為這樣不但影響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同時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還會導致孩子長大后難以適應社會生活,容易產生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
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父母不要覺得孩子受了很大的委屈,忙著幫孩子解決困難,而是應該給孩于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在經受挫折、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交往能力。
二、不要嘲笑孩子
孩子缺乏社交經驗,在交往中容易遭遇挫折,這是難以避免的。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不不要嘲笑孩子,或者責怪孩子的錯誤。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三、不要對孩子進行過度的挫折教育
父母給予孩子的挫折教育要注意適度和適量,為孩子設置的情境需要有一定的難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不過又不能太難,應是孩子通過努力可以克服的。
同時,讓孩子面臨的難題不應該太多,適度和適量的挫折可以讓孩子調整心態,正確地選擇外部行為,克服困難。但過度的挫折教育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讓孩子喪失興趣和信心。
四、幫助孩子善于調節心理
父母可以讓孩子學習些緩解心理壓力的常識與小竅門,這樣便于他們在遇到挫折時自我調節。比如,當孩子出現緊張、畏懼的情緒時,提醒他們深呼吸幾次,忘記這是在比賽,把比賽當作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運動,并以放松的心態來迎接挑戰。而且,通過調節心理來合理宣泄心理壓力,這樣能有效控制“輸不起”的心理。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從認知、情感、行為等多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在認知上,讓孩子正確理解挫折,使孩子認識到挫折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讓孩子切身體驗挫折,消除孩子對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為上,教會孩子掌握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從而使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勇敢堅強的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