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長大以后,就會覺得自己和父母之間有很大的代溝,所以慢慢就不愿意跟家長溝通了。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不僅會使你們的親子關系越來越遠,對于孩子的性格也是有一定影響的。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的原因
一、與孩子溝通中缺乏平等
與孩子平等溝通是很多家長都很容易忽略的事情。當孩子和你表達一些想法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肯定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還小懂什么?”這樣的話不僅會挫傷孩子表達交流的意愿。更會孩子感到與你沒有共同的話題,這就會導致孩子不愿意與你多說。
二、不關心孩子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事漠不關心,導致孩子們認為在家長的心中自己的事是不重要的,所以慢慢的開始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因為即使想跟家長交流也得不到回應,甚至還可能被家長當做是胡鬧,浪費時間。
三、缺乏信任
孩子可能感到缺乏對父母的信任,這可能是由于過去的經歷、溝通方式不當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不愿意分享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因為擔心會受到批評、懲罰或不被理解。
四、孩子根本沒有溝通的機會
親子之間溝通是雙向的,但有些父母和孩子溝通時,往往處于高高在上的態度。讓孩子閉嘴,打斷孩子說話。不是孩子不想溝通,而是沒被家長允許。
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怎么辦
一、家長改變和孩子溝通的態度
如果想要改善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的情況的話,家長就要首先改變自己的態度。在和孩子對話的時候,要以一種朋友的身份與孩子交流和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態度有了明顯的改變,孩子才會對家長有分享的欲望。
二、引導而不是批評
孩子做了錯事,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錯,我們不要過早地下結論,不要僅僅相信自己看到的一面,要能容許孩子把發生的事告訴你,耐心地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說完,看到他的世界。聽他的心里話,重要的是引導他自己發現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隨著孩子的不斷成熟,我們應逐步走到幕后,給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
三、根據孩子目前狀況進行溝通
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以外,還需要關注孩子的各項表現。父母可以不經意的說起孩子接受到的內容,孩子通過父母的這種小細節的表現,內心會感覺到溫暖,因為爸爸媽媽也有關注到自己的其他小點,并非對自己什么都不管,孩子慢慢的就會因為共同的這種話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說話怎么辦
一、提供與外人接觸的機會。內向的孩子不是不想玩,而是不敢玩,比較害羞。這種情況只能“以毒攻毒”。父母應多鼓勵孩子出門與小朋友一起玩,孩子通過與小朋友的交往,慢慢會找到屬于自己、合適自己的好朋友、好榜樣。
二、父母僅僅與孩子交談是不夠的,還要關注交談的質量。父母和孩子交談時,不要把孩子僅僅當成一個傾聽者,要多給孩子發表自己意見、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同時,要耐心傾聽孩子講話,不要急著代替孩子把話說完,要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并對孩子的話做出積極應答。在這一過程中讓孩子逐漸體會到語言的作用,習慣于表達以及學會如何表達。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